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对衰老大鼠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化及其并发症正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严重问题,如何预防和延缓衰老及其引起的认知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课题。脂肪酸是人类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研究表明,在饮食中添加功能性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衰老产生的认知障碍有改善作用。通常情况下,人体所摄入的大多数脂肪酸都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而采用抗性淀粉与脂肪酸复合,可将脂肪酸运输到结肠等消化器官。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链长和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癸酸、硬脂酸、油酸)与脱支处理后的蜡质玉米淀粉形成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同时研究了在饮食中添加复合物对通过D-半乳糖建模的衰老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酸水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脂肪酸和淀粉组成的新型复合物的复合率、微观结构与晶体结构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成的复合物复合率较高,结合的脂肪酸含量为4.48 g/100 g淀粉,同时复合物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淀粉分子由B型晶体转变为V型晶体。水迷宫实验的数据显示干预后大鼠的潜伏期比模型组大鼠下降约22.4%。血清中抗氧化及肝功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摄入复合物明显降低了衰老的大鼠MDA和NO水平,增加T-SOD、GSH-Px、T-AOC和CAT的水平,显著降低了氧化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预防肝脏损伤的功效。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知,复合物修复了由D-半乳糖诱导的结肠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组织的病变。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可知摄入复合物后结肠内产生了更多的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己酸)。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分析表明干预组大鼠肠道内阿克曼菌(Akkermiansia)菌种丰度较模型组大鼠提升约18.7倍,该菌种作为一种有益菌,可能是治疗衰老及其并发症的关键点。另外,本文还就复合物对大鼠肝脏基因产生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在肽代谢通路、长寿调节通路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代谢相关通路均显著下调,复合物的摄入可以让大鼠下调的通路有所改善,尤其是其对长寿调节通路有显著的上调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将脂肪酸与脱支蜡质玉米淀粉结合,利用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可让脂肪酸作用于人体肠道中,不仅得出了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可以稳定肠道内环境,增加阿克曼菌等肠道有益菌丰度的结论,还为通过食物供应干预衰老以及认知障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大豆酸奶是指在制作酸奶的原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豆浆,然后经过添加酸奶发酵剂发酵而成的,其不仅营养丰富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大豆酸奶存在有“豆腥味”等不良风味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酵母抽提物由本身含有的呈味氨基酸、多肽和核苷酸的协调作用下,加入到食品中,能够改善食品的风味。本文将三种酵母抽提物(FA37、FA39、FG10)添加到大豆酸奶中,期望对大豆酸奶的风味进行改善的同时,
学位
本文创新性地采用汽爆技术改性麦麸,强化其高固酶解过程,并应用于制作麸质高纤食品,为促进麦麸等谷物加工副产物精深加工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并奠定理论研究基础,对麸质高纤食品的研发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研究汽爆处理对麦麸基本组成和微观结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爆处理破坏麦麸微观多孔结构,使其表观颜色加深;汽爆处理后麦麸IDF含量由43.37%降低至36.15%,SDF含量由5.45%增
学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一些因饮食引起的病症越来越多,人们对食物的关注不再只满足于饱腹,开始向营养、安全、健康转变,方便快捷地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成为了重点,即食代餐食品应用而生,而且我们长期食用的多为精细化食物,导致粗粮的摄入不够,因此研制一款即食杂粮营养代餐粉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本论文研究以杂粮为主要原料,通过微波熟化、配方设计研制出2种产品,并对产品质量
学位
大米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能量来源。如今各种各样的大米食品深受广大人民的重视与青睐。探究大米加工特性以及延缓大米食用品质下降的问题成了近年来的热点。大米淀粉作为大米的主要成分,其糊化与回生的过程作为大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大米的蒸煮品质与质构特性被认为是大米食用品质的重要部分组成,-4℃的低温冷藏方式是日常中米饭的主要储存方式。本文选取特定品种大米,首先
学位
本文从墓主身份明确或可推定的墓葬入手,通过考察墓主的终官、爵位与事迹,揭示了南朝墓葬用门乃普及士族的一般性制度礼遇,其等级制度以官品为规范原则,以本官五品为使用下限。在此基础上,发现石门上所使用的人字栱雕刻很可能是以宗室为中心、旁及诏赐的特权。而后本文又分三个维度逐步解明了南朝石门的形成过程:在甬道中置门之葬俗上承东晋,远追西晋;以人字栱雕刻及其载体半月形石额为显著特征的形制或由宋孝武帝创设,其范
期刊
学位
长久以来,霍去病墓雕刻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被多次移位,其原始位置至今未得以确认。墓葬雕刻原境信息的缺失,是导致现有研究受限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早期调查报告与近年的考古勘探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对雕刻原始布局进行初步复原,探究雕刻与封土、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及雕刻间的组合关系,并讨论其意义,试图重构其历史情境。
期刊
学位
肌内结缔组织(intramuscular connective tissue,IMCT)是肌肉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和成分受物种、品种、性别、年龄、肌肉部位和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在烹饪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对肉的质地有复杂的影响。本文以青海藏牦牛为实验原料,研究了不同部位牦牛肉的IMCT特性,以及其在蒸煮过程中和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旨在为进一步理解IMCT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和促进牦牛产业发展提
学位
甜杏仁是中国特有资源,也是新疆名特产品,其营养丰富、质优味美,可直接食用或用于食品加工。但甜杏仁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易遭受虫害,发生脂类氧化哈败,受微生物感染,使得质量和产量遭受严重损害,导致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降低。通过电子束辐照技术可控制甜杏仁中病菌、虫害侵染,从而延长保质期、提高安全性。因此,本实验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甜杏仁及其主要腐败菌黄曲霉进行处理,以探究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1 k Gy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