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龙井街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过渡带的保(靖)—铜(仁)—玉(屏)—凯(里)—三(都)深大断裂带上。矿床主要产于寒武系清虚洞组的白云岩地层中。本文通过对矿体产出特征及其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微量(成矿)元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讨论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分析矿床成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铅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岩层一致。矿区分布有Ⅰ、Ⅱ两个矿体,厚度分别为25~60m、4.09~15.30m;(2)矿石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次为菱锌矿、水锌矿、铅矾、白铅矿等矿石矿物和白云石、黄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和褐铁矿等脉石矿物组成。矿石具有自形、半自形、它形、交代残余、揉皱和栉壳状等结构;脉状、网脉状、角砾状、星点状、稠密浸染状、团块状、皮壳状和多孔状等构造。(3)根据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结合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矿物之间的穿插、交代关系等特征,将矿石的形成过程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等两个成矿期;(4)根据龙井街铅锌矿床矿石及围岩微量(成矿)元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得出形成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围岩(白云岩);(5)矿区闪锌矿物理化学标型特征、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等研究,指示矿床的成矿环境为中低温、浅成环境;(6)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为:由大气降水或下渗水,沿龙井街深大断裂带、断层及小的裂隙带渗透,在重力梯度的驱动下,向断裂带深部流动,在这过程中不断地从地层中淋滤并活化出围岩中的有用组分(S、Zn、Pb等元素)形成含矿热液。同时,因龙井街深大断裂带的多期次活动造成的构造挤压使深部热流体或深部岩石中的孔隙水受压释放出来,释放的热流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继续沿大断裂带、断层及裂隙等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不断萃取地层围岩中的有用组分,形成深部含矿热液,深部含矿热液与上部形成的含矿热液相遇混合后形成混合含矿热液,然后在有利的岩相岩性(白云岩)和构造(层间断裂、层间裂隙等)部位,通过充填、交代作用等方式富集成矿。综合上述初步认为贵州台江龙井街铅锌矿床为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