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活跃的人口流动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厘清国内各地区的人口流向、规模等特征,分析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预测未来国内人口流动的态势,成为了地理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已有的关于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存在如下不足。第一,研究尺度局限在宏观和中观,微观尺度下的研究并不多见;第二,在研究中对人口流动方向和流动强度的结合不够紧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主要人口净迁入和净迁出区,导致了对流入、流出均较多的人口流动活跃区和流入、流出均较少的人口流动非活跃区研究的不足;第三,许多研究使用的数据已经过时,时效性差、有待更新。为此,本文利用福建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福建省84个县区划分为强劲型流入区、强劲型流出区、平衡型活跃区和非活跃区四种人口流动地域类型,并对各地域类型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关于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回归模型,通过模型的对比分析,探究福建省人口流动地域类型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强劲型流入区主要分布于沿海经济和社会发达的县区,强劲型流出区主要分布于内陆经济落后的山区,平衡型活跃区主要分布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势低平、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且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区,非活跃区主要集中分布于福建省南部地区;第一、二产业产值,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和平均高程是人口迁移方向和迁移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福建省人口流动地域类型的形成是上述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以及区域和城市建设的对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