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式胶原蛋白穴位埋线术对围绝经期女性减肥效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围绝经期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注射式胶原蛋白穴位埋线疗法为被式因素,安慰埋线为对照,评价其对围绝经期肥胖的减肥效应、血脂四项、抗苗勒氏管激素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注射式胶原蛋白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围绝经期肥胖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安慰埋线组),埋线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和4例,有效病例54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治疗均为每2周进行1次,总计治疗8次,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第4、8、12、16周及随访期(第28、40周)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于治疗前及第16周采血检验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值;同时填写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减肥效应组内比较:(1)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各评价时点的体重、BMI、腰臀比、腰围均减少(p<0.05),第16周的臀围减少(p<0.05);与第4周相比,治疗期及随访期各评价时点的体重、BMI、腰臀比、腰围均减少(p<0.05);与第8周相比,第12、16周的体重、BMI较前减少(p<0.05),第12、16、28、40周的腰臀比、腰围较前减少(p<0.05);与第12周相比,第16周各项指标与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据图可见12周后治疗期内仍有下降;与第16周相比,第40周体重、BMI、腰臀比、腰围均有上升(p<0.05)。(2)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各时间点的体重、腰臀比、腰围均有减少(p<0.05),第8、12、16、28、40周的BMI有减少(p<0.05),第16周的臀围有减少(p<0.05)。观察组减肥效应明显。2.减肥效应组间比较:第16周的体重、BMI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及随访期各评价时点的腰臀比、腰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臀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减肥效应优于对照组。3.两组血脂四项、AMH值组内比较:(1)观察组:与第0周相比,第16周的TG、LDL-C降低(p<0.05),TC、HDL-C、AMH前后无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与第0周相比,第16周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4.SF-36量表评分组内比较:(1)观察组:与第0周相比,第16周的SF-36量表评分升高(p<0.05);(2)对照组:与第0周相比,第16周的SF-36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注射式胶原蛋白穴位埋线疗法对围绝经期肥胖患者有较好的减肥效应,并能有效降低TG、LDL-C,改善生活质量,效果均优于安慰埋线组。
其他文献
通过尸检发现,约超过25%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可以出现肾上腺受累,即发生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而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non-Hod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