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CT诊断及其CT灌注成像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ku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颈部各种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颈部淋巴结病变CT诊断水平。2、总结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水平。3、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分析152例颈部淋巴结病变CT征象。所有病例(除2例为临床证实外)均经手术活检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和病理证实,其中恶性淋巴瘤25例,淋巴结转移瘤101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31例,头颈鳞癌转移瘤62例,大肠癌转移3例,肺癌淋巴结转移5例)和20例淋巴结结核。分别从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密度及其强化形式和邻近结构关系进行分析。2、回顾性分析27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表现。3、对93例颈部肿块术前行CT灌注检查。其中甲状腺癌10例,其他头颈癌26例,恶性淋巴结40例(包括淋巴瘤9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9例,其他头颈癌转移22例),良性肿瘤6例(包括神经鞘瘤2例、腮腺混合瘤3例、腭混合瘤1例),炎性病变¨例(包括慢性淋巴结炎6例和淋巴结结核5例)。先行CT平扫,选定肿物靶平面后行同层面动态增强扫描。穿刺肘静脉,经高压注射器,以4-5ml/s的速率团注对比剂用碘普罗胺(优维显,300mgI/ml)40ml,注药后延迟5秒开始扫描,每隔1秒扫一次扫10次,然后隔2秒扫一次共10次,然后隔3秒扫一次共10次,再隔10秒扫一次共5次,总共扫描时间是150秒。采用TOSHIBA,XPRESS/SX螺旋CT机自带灌注功能软件(DynamicStudy)绘制所选层面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curve,TDC)。根据TDC计算病灶强化峰值病灶或靶动脉峰值(peakheight,PH),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C)亦代表ROI的血容量;病灶内对比剂达峰时间(peaktime,PT),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曲线初始强化的斜率(PM)、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血流量RF和灌注量(perfusionflow,PF)。4、35例(其中神经鞘瘤2例,混合瘤5例,腺淋巴瘤2例,慢性淋巴结炎2例,鳞癌1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6例)于手术中定好位,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经鼠抗人CD34、VEG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5、将良、恶性肿瘤的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进行比较。 结果: 1、淋巴瘤和转移瘤出现Ⅱ区最常见。其他各区根据原发瘤不同、引流规律不同,有所偏重。转移淋巴结常多种形态共存,其中68.5%头颈鳞癌转移淋巴结以坏死环形强化形式最常见,甲状腺癌转移瘤9例(29%)表现为实性显著强化结节,20例(54.8%)表现为囊性或囊壁上结节显著强化。72%淋巴瘤密度均匀,与肌肉等密度,轻—中度强化。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其他淋巴结转移瘤、淋巴瘤表现有显著性差异。10%转移瘤结外侵犯。 2、27例副节瘤中,19例(22个肿瘤)来自颈动脉体(其中3例双侧)均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1例发生于迷走神经节,2例发生于颈静脉球,1例位于鼓室,1例位于颏下,1例位于眶内肌锥外,2例恶性副节瘤,肿瘤破坏骨质。它们有共同影像学特点:实性肿块,血供丰富,强化明显,MRI显示肿瘤内有流空的血管影。。 3、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曲线TDC主要有3种类型,66.7%恶性肿瘤表现为速升速降型,6/9(66.7%)例淋巴瘤TDC为低平型曲线,与其他肿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肿瘤之间各灌注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恶性淋巴结中,甲状腺癌转移的淋巴结、其他头颈癌转移瘤和淋巴瘤灌注值分别为PF127.04±65.78ml/100g.min,PF53.95±29.68ml/100g.min和PF32.1±20.9ml/100g.min.淋巴瘤,除AC和PT外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4、35例中11例良性肿瘤MVD44±24.52,恶性肿瘤49.63±34.89。VEGF恶性肿瘤强阳性15例,弱阳性9例;良性肿瘤强阳性1例,弱阳性10例。良性肿瘤VEGF均数为3.9,恶性肿瘤VEGF平均为4.7。VEGF的表达与良、恶性肿瘤有显著性差异,与MVD没有显著性差异。MVD与PH、AC、RPH和PF有明显相关性,VEGF表达与MT、RF相关。 结论: 1、各种恶性淋巴结肿瘤CT形态学有一定特点,根据淋巴结的大小、数目、位置、密度及强化的形态和淋巴结的边界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率。2、头颈部副节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和特定的定位征象,对诊断有决定性价值。3、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恶性肿瘤多为速升速降型,而淋巴瘤多为低平型曲线。甲状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为高灌注,淋巴瘤多为低灌注,与其他肿瘤有显著性差异。4、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MVD密切相关,可以反映肿瘤MVD和VEGF表达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能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尿素酶B亚单位(UreB)的基因工程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估,为探索Hp感染的益生菌制剂调理疗法奠定基础。方法:1.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Hp ureB基因的DNA序列,利用PCR引物设计和分析软件,设计引物,扩增Hp标准菌株NCTC11637ureB基因,并将其克隆入乳酸菌表达质粒载体pMG36e中构建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