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3-噻二唑及其衍生物因其广泛而高效的生物活性受到关注。例如噻酰菌胺(TDL)和苯并[1,2,3]噻二唑衍生物(BTH)均为1,2,3-噻二唑衍生物。
本论文以甲噻诱胺为先导,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活性亚结构单元拼接的原理,设计合成了2个系列共67个未见报道的1,2,3-噻二唑类衍生物。所有的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经1H NMR、HRMS、IR或元素分析的确认,部分化合物进行13C NMR的测定,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两类目标化合物中代表性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测试以进一步确证结构。本论文还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活性测定。
设计合成了5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甲基-1,2,3-噻二唑-5-亚胺类化合物(系列Ⅰ)。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ⅠA-1、ⅠA-10、ⅠA-12、ⅠB-1、ⅠB-12、ⅠB-23、ⅠB-24、ⅠB-36在50μg/mL条件下对大部分的真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ⅠB-23和ⅠB-24的抑菌活性最突出,两个化合物EC50的测定结果表明,ⅠB-23和ⅠB-24对苹果轮纹病的EC50最低,分别为3.68μg/mL和0.99μg/mL。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发现,ⅠA系列中均含有咪唑环;ⅠB系列中一般含有噻唑环,而且通常为含有S原子时活性较好,说明S的存在对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改善。当取代基连有供电子基团如甲基、2-甲基苯基、环己基时有助于活性的提高。活体抗病毒测试结果显示,含Cl的芳环或者噻唑基团可能有助于增加其活体抗病毒活性,S原子的存在以及2-乙氧基乙基也有助于活性的增强。
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2,3-噻二唑类4-氰基苄基-3-三氟甲基苯乙酮衍生物(系列Ⅱ)。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Ⅱ-5、Ⅱ-7、Ⅱ-13对大部分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系列包含三种不同的结构骨架,当1,2,3-噻二唑的4-位上连接一个肟醚结构时杀菌活性较好;4-甲基-5-取代的缩氨基脲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当1,2,3-噻二唑的5-位上连酰肼结构时抑菌活性较好,环丙基可能对增强抑菌活性有明显效果;在400μg/mL时,Ⅱ-3、Ⅱ-9、Ⅱ-10、Ⅱ-11、Ⅱ-12对小菜蛾的毒杀率达60%以上。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1,2,3-噻二唑5-位为甲基取代时,有较高的杀虫活性;1,2,3-噻二唑5-位上为Cl取代时有利于活性的提高。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当在1,2,3-噻二唑4-位连肟醚结构时活性较好,噻二唑环5-位为甲基时对诱导活性有较明显提高;在1,2,3-噻二唑的5-位没有取代基,同时4-位连酰肼结构时诱导活性也较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创制兼具诱导抗病活性和杀菌或杀虫活性的1,2,3-噻二唑类农药先导分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