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果报应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由来己久,其带有强烈的意识依附力和道德归属感,与佛教的三世因果观、道教的承负说相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的因果报应观念。当以因果报应为母题的基本故事类型融入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时,便产生了独特的文学与文化之功用,也使文本带有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形态的特色和价值。晚明时期,市民力量异军突起,新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旨归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之后重新建立。此时代表民众理想、反映市民生活和交往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因果报应这一母题以其强劲的融合力进入其中,成为这一时期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中重要元素,其不仅具有母题的共性,而且在整个白话短篇小说的因果报应故事构建上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时代特色。本文运用母题学、主题学和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晚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的因果报应故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因果报应故事的主题、叙事情节模式,也即分析因果报应母题作为基本的语义要素、叙事要素,融入晚明白话短篇小说因果报应故事中所呈现的独有特征。依据上述相关理论,叙事作品中某种母题故事,在历史传承中具有独立存在能力和强固的继承性,它能够从一部作品游离出来,组合到另外的作品中,并且在不同的文本中反复出现;在不同的组合中,其基本的情节基干不会发生改变,但故事中的某些方面,却可能有差别,本文以因果报应的主题、叙事情节模式为研究的切入点,就是为了探究因果报应故事组合到晚明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中,其故事的特征及其与前代文学作品中因果报应故事的差别。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晚明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因果报应故事的主题、叙事情节模式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探究晚明白话短篇小说因果报应故事繁多的原因,主要从文化叙事因素、外部影响和文体自身发展三方面展开。第二部分:阐释这一时期白话短篇小说因果报应故事的主题:维护人间正道、追求现实利益、追求情感欲求。分析主题特质转化的具体表现,并从主题入手,研究其所具有的文化心理内涵。第三部分:着重分析晚明白话短篇小说因果报应故事的叙事情节模式,主要有果报过程性的直线模式、果报空间性的轮回模式和果报结局性的团圆模式三种类型,并将从因果报应故事的审美性、时空性、建构性和人物形象来阐述其叙事情节模式所展现的文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