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灾害的频发不但对青藏走廊带道路工程的正常通行带来严重影响,还影响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交通安全。本文通过对青藏走廊带道路工程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和遥感判释结果及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结合GIS技术,建立青藏走廊带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并进行危险性评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⑴分析了青藏走廊带道路工程沿线左右15km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和规律。从主控因素角度选择指标对道路工程沿线的热融类灾害和滑坡、泥石流、沙害危险性进行了分区评价。⑵论文利用GIS技术,将空间数据管理融入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实现地质灾害孕育环境因素和诱发因素等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提取和量化等技术方法。⑶通过对热融危害危险性分析,将走廊带融沉灾害根据其对道路工程危害的危险性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将走廊带斜坡冻融灾害根据其对道路工程危害的危险性分为大、中两个等级。⑷通过分析滑坡、泥石流和沙害在走廊带的分布情况和对道路工程的影响状况,确定了滑坡、泥石流和沙害危险性评价的标准和分区原则,对三种灾害对道路工程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和分区。青藏走廊带是联系西藏与祖国腹地的重要走廊带之一,对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不但有助于走廊带内道路工程的维护,而且有助于走廊带内其它通往西藏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所得结论对青藏走廊带道路工程的建设、维护和防灾减灾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