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尾静脉放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机制,推广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根据开野实验(open-field test,OFT)水平运动路程的结果选择得分相近的动物33只纳入实验。用标记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23),采用CUMS结合孤养21天建立抑郁模型大鼠,正常组不干预;将造模成功的20只按OFT水平运动路程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放血组,放血组尾静脉放血(10滴,3次/周,共14天),不干预模型组。治疗结束后,以OFT结果评价各组大鼠的行为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 eNOS) mRNA、诱导源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S, iNOS) mRNA、神经源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al NOS, nNOS)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方法检测各合酶蛋白表达水平:IHC观察阳性沉积物的分布和所检查指标的表达面积及平均光密度,用WB观察各合酶电泳条带宽度,并对其灰度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造模后行为学检测: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水平运动路程、垂直运动次数、向中心探索次数和理毛次数显著减少(P<0.01),大便粒数与正常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UMS结合孤养可以成功复制抑郁模型大鼠。2.治疗后行为学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平运动路程、垂直运动次数、向中心探索次数和理毛次数均减少(P<0.01),放血组理毛次数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放血组的水平运动距离、垂直运动次数及向中心探索次数均升高(P<0.05);各组间大便粒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放血疗法可以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3.各组大鼠海马NOS表达测定:1) eNOS RT-PCR检测:模型组大鼠海马eNOS mRNA较正常组下降,放血使之升高;IHC检测:与正常组eNOS的表达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相比,模型组和放血组大鼠海马eNOS明显降低(P<0.01),且与模型组相比,放血组大鼠有所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B检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放血组大鼠海马eNOS/GAPDH的灰度值均下降(P<0.05),但放血组eNOS/GAPDH阳性表达值降低幅度较模型组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尾静脉放血可以使CUMS模型大鼠海马eNOS阳性表达升高,但升高后水平仍不及正常组。2) iNOS RT-PCR检测:模型组大鼠海马iNOS mRNA较正常组升高,放血使之降低;IHC检测:与正常组iNOS的表达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iNOS表达升高(P<0.001),放血组亦升高(P<0.05),但升高幅度不及模型组(P<0.001);WB检测:模型组的iNOS/GAPDH阳性表达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放血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抑郁模型大鼠海马iNOS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血组降低后的iNOS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提示尾静脉放血可以降低CUMS模型大鼠海马iNOS表达,但降低后的iNOS水平仍较正常组高。3) nNOS RT-PCR检测:结果与eNOS mRNA表达相一致;IHC检测:模型组和放血组大鼠nNOS的表达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01),模型组和放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海马nNOS/GAPDH阳性表达值下降(P<0.001),而放血组的灰度值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与放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尾静脉放血可以升高CUMS模型大鼠海马nNOS的阳性表达。结论:1. CUMS结合孤养可以成功建立抑郁动物模型,减少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垂直运动次数及向中心探索次数,尾静脉放血有效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增加该大鼠模型在开野实验中的运动和探索能力。2. CUMS结合孤养致大鼠抑郁样行为改变与海马内NOS水平相关:CUMS模型大鼠海马内eNOS、nNOS的表达下降,iNOS表达上升,尾静脉放血可能通过升高eNOS、nNOS的含量,降低iNOS的水平,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