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17线新建矮拉山越岭隧道综合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国道317矮拉山绕山公路长约22km,沿线平均海拔4300m以上,雪崩、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随着西藏和四川的物流往来逐年加大,矮拉山公路路况每况愈下,已无法满足正常的通行需求,成为制约西藏昌都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为减小行程,保证317国道的正常运营,拟新建矮拉山隧道工程。隧址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岗托镇矮拉乡与同普乡交界处,山高坡陡,高寒缺氧,地形条件较差,无常驻居民,物资匮乏。结合对矮拉山隧址区的考察以及近年来深部物探的应用情况,本文提出以大区域范围深部物探为主,结合关键部位定点钻探的综合勘探方法。在对矮拉山隧址区工程地质背景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钻探、地震波法、MT法、CSAMT法、EH4法和高密度电法6种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精度、勘探深度、经济性等方面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这6种方法在深埋隧道勘探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比选得到了矮拉山隧道的勘探方法,即沿隧道纵轴方向大范围采用EH4深部勘探技术,结合高密度电法和钻探结果对隧道进出口等重要位置进行验证,并通过地应力测试、声波测井、波速测试为地应力等级分析、围岩分级、抗震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为了验证所选取的综合勘探方法在矮拉山隧道勘探中的有效性,本文在矮拉山隧址区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对比各种试验的勘探结果,查明了矮拉山隧址区的地质情况: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隧道围岩为Ⅱ~Ⅴ级,未发现地面开裂、沉陷、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进出口自然斜坡整体稳定。从综合勘探方法在矮拉山越岭隧道工程的应用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勘探方法的作用有所差异,各种方法相互配合、互相印证,最终得到深埋隧道的勘探结果。综合勘探方法是勘察深埋隧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提出的深埋隧道的综合勘探方法是针对矮拉山隧道研究得到的,对今后的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受单位设备和时间所限,本文未能广泛地研究和试验其他先进有效的勘探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门诊预约对门诊管理及医院整体的影响。[方法]普查并研究本院实行门诊预约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月平均门诊挂号量,患者挂号的等待时间及患者对就诊满意度,并与
前轮毂是汽车上使用的关键件之一,生产过程中加工精度高、产量大。在钻前轮毂螺栓孔时对夹具定位精度要求高。我公司原有定位机构经常出现定位面磨损后导致孔的位置度超差,给组
近期,一些自动变速器开始采用一种简单直接控制液压换挡系统,用每一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换挡离合器。有的是通过先导阀间接控制换挡离合器,有的是采用大流量直控电磁阀矗接控制换挡
目的观察电刺激结合咽部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临床症状、睡眠呼吸参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脑卒中并发
主题化活动是建立在人的观念结构基础上、赋予主体与外物以特定关联和秩序的一种基本社会组织活动,它与人的分化意识和感知可能性意识即智慧密切相关,它使人的行为不仅有序化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期内收治的273例上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