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与复发转移有关。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多步骤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肿瘤抑制基因及其作用机制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TIP30是新发现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它在人类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TIP30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为了明确TIP30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法研究了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TIP30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目的:旨在探讨TIP30基因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别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IP30基因表达水平在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1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3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其正常粘膜以及结直肠腺瘤标本中TIP30mRNA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组织之间TIP30基因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病理资料作相应统计学处理。
2各组患者同时留取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以羊抗人TIP30单克隆抗体分别测定各组标本TIP30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作相应统计学分析。
3各组患者同时留取流式细胞学检测标本以70%乙醇固定,酶解制成单细胞悬液,以流式细胞仪计数,应用DNA细胞周期分析软件,依据DNA分布组方图,计算出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的百分比,即G0/G1、S和G2/M期各占的百分比,并以此求出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表示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测定各组标本细胞凋亡率,比较分析各组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差异以及与TIP30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1在正常肠粘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中TIP30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96.7%、83.5%、23.3%。TIP30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前二者,经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测得的TIP3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为:结直肠癌组织TIP30mRNA的表达水平(0.255±0.056)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织的表达水平(0.475±0.073)(P<0.01),而结直肠腺瘤组织中TIP30mRNA的表达(0.414±0.053)较正常粘膜组织无明显差别(P>0.05)。但结直肠癌组织中的TIP30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结直肠腺瘤(P<0.05)。
2正常结直肠黏膜TIP30蛋白表达程度(130.15±3.49)与结直肠癌(40.52±3.80)有明显差异(P<0.01),结直肠癌与结直肠腺瘤组(113.23±3.58)之间TIP30蛋白表达也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正常结直肠黏膜及结直肠腺瘤之间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
3结直肠正常粘膜、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细胞的增值指数和凋亡率依次为20.579±2.160%、30.886±2.415%、45.843±0.721%和35.547±2.787%、20.936±2.883%、3.734±0.115%,随着TIP30表达水平的降低增殖指数逐渐升高,而凋亡率却呈依次下降趋势,两两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和分期与结直肠癌原发灶中TIP30表达情况无明显关系(P>0.05)。伴有远处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TIP30mRNA的表达率比不伴有转移者明显降低(P<0.05)。3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组织细胞凋亡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结直肠癌=0.392,t=0.003);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组织细胞凋亡率亦呈正相关关系(r结直肠腺癌=0.288,t=0.035),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结直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组织,其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的转移有关。
2 TIP30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在抑制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细胞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TIP30基因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