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紧张型头痛的患病率正逐渐升高,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目前紧张型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西医缺乏针对性特效药物,中医的研究多集中在各家经验的总结及报道上,尚无关于紧张型头痛患者体质类型的流行病学调查,导师在临床上应用牵正散加味治疗紧张型头痛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故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在紧张型头痛和中医体质理论的基础上调查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体质类型及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与紧张型头痛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紧张型头痛的体质调节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研究二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紧张型头痛风痰候的临床疗效,对牵正散加味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一收集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就诊符合条件的10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及10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通过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头痛情况,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王琦研究组制定的中医体质判定量表及包括钱是否够用、睡眠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在内的15个相关因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二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就诊符合条件的60例紧张型头痛属风痰候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牵正散加味:白附子6g、僵蚕10g、全蝎6g、地龙10g、川芎l0g、防风10g、白蒺藜10g、葛根15g、白芍15g、细辛3g、炙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150ml bid,对照组给予乙哌立松50mg tid,试验期间停用其它相关治疗药物,两组均用药2周,观察开始治疗前2周及治疗两周内头痛指数及中医证候计分的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成果:研究一头痛组与正常组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痛组单一体质者占52%,兼夹体质者占48%,正常组单一体质者占73%,兼夹体质者占27%,从9种体质的构成比上看,头痛组分布由多到少依次是阳虚质(31例19.7%)、气虚质(29例18.5%)、痰湿质(26例16.6%)、气郁质(19例12.1%)、血瘀质(18例11.5%)、湿热质(13例8.3%)、平和质(11例7.0%)、阴虚质(7例4.4%)、特禀质(3例1.9%);正常组9种体质构成比由多到少依次是平和质(33例25.6%)、气虚质(23例17.8%)、阳虚质(21例16.3%)、湿热质(13例10.1%)、痰湿质(11例8.5%)、血瘀质(10例7.8%)、阴虚质(8例6.2%)、气郁质(6例4.6%)、特禀质(4例3.1%)。头痛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2.54±7.15,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39.89±7.35,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4.80±5.69和33.90±5.14,经方差分析,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对焦虑影响较大,阳虚质、气郁质对抑郁影响较大。紧张型头痛与9种体质的logistic回归显示,平和质为紧张型头痛的保护因素,痰湿质、气郁质为紧张型头痛的危险因素,15个相关因子中,两组在睡眠满意度、用餐是否规律、消极感受3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睡眠满意、用餐规律为紧张型头痛痰湿质的保护因素,消极感受多、经常有压力为紧张型头痛气郁质的危险因素。研究二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头痛类型、头痛强度、半月内头痛指数、中医证候计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后两组2周内头痛指数及中医证候计分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头痛指数总有效率90%(27/30),对照组为76.7%(23/30),试验组中医证候计分总有效率96.7%(29/30),对照组为66.7%(20/30),试验组在降低头痛指数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体质较正常人复杂,单一体质少兼夹体质多,平和体质少偏颇体质多,存在正气的亏虚及病理产物的堆积,平和质或可减少紧张型头痛的发生,痰湿质、气郁质可能是紧张型头痛的促发因素,15个相关因子中睡眠满意度、用餐是否规律、消极感受在头痛组与正常组中存在差异,且痰湿质患者更倾向于与睡眠满意度、用餐是否规律相关,气郁质患者更容易受到消极感受、压力的影响。紧张型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高于正常人,不同体质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存在差异。牵正散加味在降低头痛指数、改善中医证候方面都优于乙哌立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