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界面控制手段向着复杂化和微型化发展,表面活性剂调控油水界面性质的内部作用细节及微观结构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研究其在油水界面作用的微观机理,能够有针对性的指导油田开采过程中乳化剂的筛选,确定油水分离时所需能量。本文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DPD)研究油水体系的界面性质以及界面活性物质界面上的自组装行为。利用分子动力学(MD)与Flory-Huggins理论相结合,获得DPD理论方程中的保守力参数。在介观尺度上将分子进行粗粒化用于模拟相应的真实流体。根据不同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行为,分析了聚合物化学组成和结构对体系相态变化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含水率、含盐度、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对油水体系界面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亲疏水嵌段比例、分子量、浓度的变化均对油水体系性质有一定的影响。疏水嵌段含量越高,其界面活性越好。分子越小,其在界面上的排列越紧密,界面效力越高。含水率影响体系平衡时的界面形态,在含水极高和极低时会形成油水双重乳状液,界面张力也随其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无机盐的加入会提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效率,降低界面张力。聚合物SMAc的添加使界面张力随之下降,油滴聚并速率相应加快,同时也会影响CTAB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行为。通过MD与DPD计算,拟合了不同温度下Flory-Huggins参数与保守力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方程,实现了MD与DPD计算中温度场的耦合。采用DPD方法在介观尺度上对比研究了温度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效果。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降低珠子间的排斥力,提高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吸附能力,从而达到降低界面张力的目的。对比CTAB和SDBS可知,SDBS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可以在343-358K时保持较低的界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