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缺失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在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没有完整甚至错误表达本国传统文化内涵,使至交际对象对交际者本国的文化内涵在理解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误解,甚至南辕北辙从而导致交际失败的一种现象。本文选取熊式一先生的英文版《王宝川》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顺应论的视角对其存在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进行研究。英文版《王宝川》是一部由著名京剧《红鬃烈马》改编的中国舞台剧。尽管该剧本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原作《红鬃烈马》所富含的文化要素并没有在该剧本内完全体现甚至被忽视,导致文化缺失现象的出现。因此,本文选取了顺应理论作为理论视角。这是由于语用学作为着眼于真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可以对这些缺失现象进行研究。加之,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作为语用学的一个新理论对语言使用提出了一个结合认知、社会与文化的语用综观。因此,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英文版《王宝川》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能从话语结构和语境两个方面进行探究。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文化缺失在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对外国观众理解中国文化产生消极影响;第二,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牢记其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神圣使命,千方百计让西方读者适应、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而不是译者去顺应外国文化;第三,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有必要将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延伸到教育及其他领域,让年轻一代人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除此之外,本文还从中西方文化的关系及译者自身的文化因素两方面探究文化缺失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系统地提出一些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以增强建立文化平等的意识,更好地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职业院校是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研究高职的技术技能积累不多,尤其是夯实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具体途径尚未深入的研究。从职业院校的定位出发,界定了职业院
哈尔滨周边失地农民因各方面原因游离于社保之外,为此应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最低生活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多渠道促进失地
简要介绍了30m2药用玻璃管天然气玻璃池窑设计、施工、烘烤、投产运行情况,对改造和顺利投产、稳定运行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时下兴起花生芽消费时尚,它以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脆嫩清香、生吃熟吃都别有风味而深受消费者欢迎。生产花生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每0.5千克花生
期刊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对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在协调区域利益和保证环境公平的原则下,我国东部对西部生态补偿是一种“反哺”,是我国区域统
目的:比较短波疗法与激光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优化膝骨关节炎发作期物理因子治疗方案。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短波组和激光组,每组24例,均口服扶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