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skin/muscle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术后持续性痛中的作用及蛛网膜下隙注射(i.t.)吗啡联合加巴喷丁镇痛对SMIR术后持续性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1)选择蛛网膜下隙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MIR模型组和SMIR模型+i.t.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性抑制剂米诺环素组(简称米诺环素组)。(2)选择蛛网膜下隙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MIR模型组、SMIR模型+i.t.吗啡组(简称吗啡组)和SMIR模型+i.t.吗啡联合加巴喷丁组(简称吗啡联合加巴喷丁组)。按Yaksh法蛛网膜下隙置管;按Flatters法制作大鼠术后持续性痛模型;在术前及术后3d、7d、12 d、22 d、32 d时间点,应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来评定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标记脊髓背角Ibal(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性标记物)阳性细胞,应用Ibal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density, IOD)值和细胞数目来评定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结论:(1)与术前基础值和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比较,SMIR模型组在术后3d、7d、12d、22d的MWT均明显下降(P均<0.05),脊髓背角Ibal阳性细胞IOD值和细胞数在术后3d、7d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SMIR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比较,米诺环素组在术后3d、7d、12d、22d的MWT均明显增加(P均<0.05),脊髓背角Ibal阳性细胞IOD值和细胞数在术后3d、7d均明显减少(P均<0.05)。(2)与术前基础值和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比较,SMIR模型组在术后3d、7d、12d、22d的MWT均明显下降(P均<0.05),脊髓背角Ibal阳性细胞IOD值和细胞数在术后3d、7d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SMIR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吗啡组各时间点的MWT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脊髓背角Ibal阳性细胞IOD值和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吗啡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吗啡联合加巴喷丁组在术后3d、7d、12d、22d的MWT均明显增加(P均<0.05),脊髓背角Ibal阳性细胞IOD值和细胞数在术后3d、7d均明显减少(P均<0.05)。
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了SMIR术后持续性痛的产生和维持;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联合加巴喷丁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SMIR术后持续性痛引起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