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备糖尿病肾病(DKD,Diabetic kidney disease)大鼠模型,给予解毒通络益气保肾法指导下的自拟中药复方消肾方对该模型进行干预治疗,考察消肾方对DKD的治疗效果,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样凋亡细微诱导因子(TWEAK)、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情况,探讨消肾方对DKD大鼠相关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从而揭示该病从解毒通络益气保肾法论治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禁食不禁水12h后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的方法制备DKD动物模型,72h后测血糖,血糖值≥16.7mmol/L视为高血糖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氯沙坦钾组、消肾方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给药治疗。连续灌胃给药10周后,收集大鼠24h尿液,测定尿液各项指标,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生化指标,分别评估氯沙坦钾、消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对大鼠的疗效。采用HE、Masson染色方法,观察Wistar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切片,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WEAK、MCP-1、IL-6、CRP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消肾方对DKD大鼠的作用机制。结果1体重,肾重,脏器指数:模型组及三组消肾方治疗组的DKD大鼠肾重、脏器指数皆较空白组增加,体重减少,其中模型组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消肾方高剂量组的此三个指标升高,有显著差异性(P<0.01);氯沙坦钾和消肾方中、低剂量组大鼠的此三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模型组DKD大鼠较空白组大鼠的GLU有明显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GSP值也高于空白组,有差异性(P<0.05);消肾方高、中剂量组血糖较空白组而言下降较明显,有差异性(P<0.05);氯沙坦钾组、消肾方高剂量组的GSP值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消肾方中、低剂量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GSP,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脂:模型组DKD大鼠TG明显高于空白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较,消肾方高剂量组TC降低最为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1),消肾方高、中剂量及氯沙坦钾组的TG均降低,有差异性(P<0.05)。4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的尿微量蛋白均明显升高,高于空白组,且模型组大鼠UPro明显升高,皆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消肾方各组DKD大鼠的UPro值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较模型组均有显著降低,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5肾功能:氯沙坦钾组的SCr、UCr、BUN值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肾方高剂量组中UCr、BUN这两个指标下降较为明显,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消肾方低、中剂量组DKD大鼠的BUN、UCr均明显下降,有极显著差异(P<0.001),同时SCr值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有差异性(P<0.05)。6炎症因子:模型组MCP-1、IL-6、CRP均有显著差异(P<0.001,P<0.01);消肾方高剂量组大鼠TWEAK及MCP-1比模型组有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氯沙坦钾、消肾方低剂量组MCP-1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钾、消肾方高剂量、中剂量组IL-6、CRP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低剂量组CRP值下降明显(P<0.001),IL-6有差异性(P<0.05)。结论解毒通络益气保肾法为治疗DKD的有效方法,该治法指导下拟创的中药复方消肾方能改善DKD大鼠的状态,有降低血糖、血脂、尿蛋白、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从而延缓DKD的发生、发展。1注射STZ60mg/kg是制备DKD动物模型较理想的方法,可控性强,操作方法直接准确,死亡率低,较好地模拟了DKD的发病机制。2在DKD的进展中,炎性损伤发挥着重要作用,TWEAK、MCP-1、IL-6、CRP等炎性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因子增多是肾病“浊毒”形成的细胞学、分子学的基础之一。3解毒通络益气保肾法为治疗DKD的有效方法,此治法指导下拟创的中药复方消肾方可使DKD大鼠体重、肾重重量增加,同时明显降低大鼠血糖、血脂、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表达水平,对肾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4消肾方治疗DKD动物模型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CP-1、IL-6、CRP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来抑制DKD大鼠的炎性发展,减轻肾脏损伤,从而达到有效延缓DKD进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