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曲病是一种由病原真菌Villosiclava virens E. Tanaka&C. Tanaka(无性态为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ah.)引起的,于水稻穗部显症的病害(Tanaka et al.,2008)。该病害不仅降低水稻的产量,稻曲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对哺乳动物也有潜在的毒害作用,对水稻的品质也有严重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已成熟的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方法,将分别分离自2009、2010、2011年的,来源于湖北、江苏、辽宁、陕西、河南、福建的25个稻曲病菌菌株,在IR28、黄华占、晚籼98三种抗病性相异的水稻品种上进行人工接种,并在温室中,使用28℃恒温,定时喷淋保湿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收集并定量分析了平均稻曲球数和穗发病率两个指标,以探究稻曲病菌致病力的分化状况。结果如下:1、三种水稻品种间,IR28和黄华占、晚籼98间的平均稻曲球数和穗发病率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相似性子集,体现出了显著的抗性差异。2、25个不同的菌株间,平均稻曲球数可以被划分为3个不同的相似性子集,穗发病率可以被划分为6个不同的相似性子集,体现出了显著的致病力差异。3、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稻曲病菌株间、不同的水稻品种间、以及稻曲病菌和水稻品种相互作用的不同组合间,发病程度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说明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存在分化。本试验使用正交试验,在田间设置了播期、氮肥水平、栽培密度3个因素,每因素设置了3个梯度水平,将稻曲病菌YC11-13和YC11-6接种在晚籼98上,以探究这三种因素对水稻的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接种YC11-13后,第一播期的水稻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现象,第二播期的基本没有观察到发病的现象,而第三播期的水稻发病现象有所增加,但程度不及第一播期,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所导致的数据差异极显著,而栽培密度、氮肥水平所导致的差异不显著。2、YC11-6的结果和YC11-13相类似。3、接种时和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先下降而后上升,湿度均保持在一个利于稻曲病发病的水平。4、不同试验处理间所采集的水稻稻穗的氮素和磷素的检测结果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以上的这些结果,可以认为水稻不同播期所导致的发病时期气候环境的不同是导致稻曲病菌发病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为完善稻曲病菌的人工接种方法,将晚籼98在三个不同播期,各播期的接种日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段内进行YC11-13和YC11-6两个稻曲病菌菌株的接种,以探究不同时间段的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效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间,稻曲病的发病有着显著的差异,而同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接种结果差异不显著。间接证实了发病时期气候环境的不同是影响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效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