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重要SSR位点的发现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以我国5029份小麦初选核心种质在78个SSR位点的分子数据和其田间农艺性状数据,搜寻了等位变异发生严重偏分布的SSR位点,并证实了其侧翼的确存在着重要的农艺性状基因;其次,以郑引4号、郑引1号及其衍生品种和部分亲本共140个品种(系)为材料,探讨了在郑引4号及其衍生后代品种间是否存在可保守遗传的染色体区段等问题。得到如下结论: 1.我国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群体结构不明显,是进行关联分析和选择牵连效应分析的理想群体。 2.QTL作图和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初选核心种质中,22个等位变异严重偏分布的SSR位点附近存在着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或与生态适应性相关的基因(或QTL位点),初步证明选择牵连效应分析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作图方法。 3.通过标记/性状关联分析,找到了对千粒重、穗长、分蘖、株高等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组区段,并与以往的QTL作图的结果基本相一致,还检测到一些新的位点(或区段)。 4.将郑引4号与其衍生品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B、2A和5A三条染色体上存在13个具“选择信号”的可保守遗传的基因组区段,这些染色体区段内的确存在着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或与适应性相关的基因(或QTL)。 5.以上述发现为基础,以我国小麦核心种质育成品种为材料,进行上述保守遗传染色体区段内16个SSR位点等位变异数据与6个重要农艺性状数据之间进行关联分析,发现14个SSR位点与重要农艺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其中12个位点与千粒重存在关联,7个位点与株高、6个位点与有效分蘖、5个位点与穗粒数、4个位点与穗长、3个位点与小穗数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其中一些相邻的SSR位点所反映的选择牵连效应,可能是对同一个功能区段(QTL或基因)的选择所造成的。 6.以选择牵连效应分析为基础,通过标记/性状关联分析是重要基因作图的新思路,可能是资源研究的一条新途径。不仅可以找到重要的基因组区段,还可找到最优异的等位变异(基因)。完全有可能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亲本的育种配合力,为分子设计育种奠定理论和材料基础。
其他文献
在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初期,由于建筑业发展不够成熟造成许多既有建筑不能满足现有规范的设计要求因此急需对旧有建筑进行加固改造。目前加固为最有效的旧有建筑改造方法。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的需求更加显著,尤其是在我国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的中西部地区,还将相继修建大量隧道工程,而这些地区地质构造运动活动又非常强烈,地震
在废水处理行业中,生化处理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本课题以新型生化处理技术A/SMBBR组合工艺为依托,分别考察了组合工艺对DOP和高纯溶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效能,文章做了如下研究:  (1)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