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由城区构成,大城区由小社区构成。城市社区因其功能和结构特征的差异,可以划分成居住型、职业型等不同类型的社区。而中心城区居住社区则是指某一城市的地理区域中心地带且又以居民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社区。 著名美国规划设计师伊尔·沙里宁说过:“城市的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显然应当从解决住宅及其居住环境问题开始。”在我国,居住社区聚集了城市的绝大多数市民,与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居住社区会最敏锐地感知整个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以及其自身的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新问题,其中最明显、最不可避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社区功能衰减、社区可居住性降低。 广州中心城区居住社区的变化证明了以上观点,诸如人口减少、阶层分化、环境恶化、社会资本剧减等。社区的变化促使社区治理转型,这是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长期以来,广州中心城区的居住社区治理全部是政府主导模式,积聚了不少弊端,社区治理在“缺位”与“越位”之间始终没有办法找到和谐的平衡点。 笔者认为,广州中心城区的居住社区转型和重塑的趋势体现为:(1)从管治型到服务型的功能性转型;(2)从封闭型到开放型的结构性转型;(3)从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内涵性转型;(4)从政府主导型到混合治理型的制度性转型;(5)从单一狭小型到综合规模型的外延性转型。笔者提出,广州中心城区社区要抓住机遇和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鼓励社区参与、明晰治理主体权责、引入市场竞争、优化制度环境等手段,更多的倡导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从而为社区提供更好的公共商品和服务;更多的尝试间接的而非直接的、服务型的而非管治型的治理方式,使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得到有效的制度化整合,推动传统社区管理向新型公共治理实现历史性转型,并最终实现建设融汇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和新型治理理念的和谐居住社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