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2009年期间,采集和饲养新疆各主要棉区大田中的棉铃虫,在改进棉铃虫的饲养方法和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Bt毒蛋白(Cry1Ac)浓度的基础上,采用梯度浓度法和F2代法对新疆棉区的棉铃虫进行抗性监测。使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到各棉区棉铃虫的LC50和抗性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测定由澳大利亚黑山实验室提供的Bt毒蛋白(Cry1Ac)约为20 g/L的高浓度毒蛋白。在传统人工饲养技术的基础上,改良了棉铃虫的饲料配方,简化和改进了饲养器具和饲养方法,使棉铃虫病害减少,降低了饲养成本。2.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Bt毒蛋白(Cry1Ac)敏感基线的建立。测得新疆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的敏感基线:平均致死中浓度(LC50)为0.033μg/mL,范围为0.022μg/mL~0.048μg/mL。LC90的值为0.899μg/mL,范围为0.526μg/mL~1.333μg/mL。抗性识别浓度LC99的值为1.020μg/mL。95%置信区间的方差分析表明,新疆主要常规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且差异不显著。3.新疆棉区棉铃虫抗性的监测。新疆棉区棉铃虫的平均致死中浓度(LC50)为0.022μg/mL~0.111μg/mL。所有采集棉区的棉铃虫都对Bt毒蛋白(Cry1Ac)有敏感性。95%置信区间的方差分析表明,Bt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明显高于常规棉种植区,库尔勒地区的数值最大,为敏感基线的3.36倍,为玛纳斯地区的5.05倍,接近于5倍的水平,博乐地区的棉铃虫抗性为敏感基线的3.03倍,为玛纳斯地区的4.55倍。同时用F2代遗传方法检测了新疆主要棉区棉铃虫对Cry1Ac毒蛋白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库尔勒棉区的棉铃虫种群中发现了两个抗性基因,其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为1.476×10-3,其次为博乐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1.055×10-3,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相差不大,分别为0.977×10-3、1.000×10-3,其他地区并未发现含抗性基因的个体。Bt棉区的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的敏感度呈下降趋势。部分地区进入抗性发展危险期。4.2种棉田常用化学农药对新疆五个棉区棉铃虫的毒力测定。毒力实验表明:Bt棉种植区棉铃虫对两种农药的抗性普遍低于常规棉区。对于氯氰菊酯农药,玛纳斯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最高,按抗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玛纳斯、呼图壁、喀什、阿克苏、库尔勒,LC50分别为2.338 mg/L、2.146 mg/L、2.089 mg/L、2.070 mg/L、1.960 mg/L。对于硫丹药剂,呼图壁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最高,按抗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呼图壁、玛纳斯、阿克苏、喀什、库尔勒,LC50分别为4.174 mg/L、3.502 mg/L、3.213 mg/L、2.952 mg/L、2.839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