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患者临床症状及中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探讨其中医症状特点、证候特征和用药规律,以期为指导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中医药辨治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方法:根据中医诊断标准,结合文献调查,设计临床信息表。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临床确诊ALS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病人一般资料、病史特点、中医四诊信息和入院时中药治疗情况方面入手,全面采集了70例ALS患者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核查。选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讨ALS的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结果:本课题7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49.79±9.980岁,51~60岁者所占比例最大(35.71%),其次为41-50岁(31.43%)。男性46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为1.92:1,男性多发,平均病程23.17±20.68月。其常见临床症状为肢体乏力、肌肉萎缩、肌肉瞤动、言语不清、吞咽困难、不耐久行、神疲、饮水呛咳、不寐、握物不稳、消瘦。舌象以舌色淡、舌色红、舌色黯、萎软舌、颤动舌、苔腻、苔薄、苔黄为主,脉象以脉细、脉弦、脉弱为主。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得出以下证型:脾胃亏虚;肝肾亏虚,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脾胃亏虚,风痰阻络。所用的药物中以补虚药为主,而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祛风湿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亦被较多使用;在药物的聚类分析中,聚为四类较为合适,第一类为补益肝肾的药物,第二类为健脾益气化湿之品,第三类为平肝熄风、活血通络、化痰之品,第四类为祛风化湿之品。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肝、肾虚损,标实为虚风内动、瘀血、痰湿、湿热。辨证分型为:脾胃亏虚;肝肾亏虚,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脾胃亏虚,风痰阻络。故对于该病的中医药治疗,当以健脾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在此基础上,针对兼证,可酌情选用具有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化痰、利水渗湿、清热等功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