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流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研究热点。它是用于研究过程管理的计算
机技术,该技术起源于早期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流程管理技术和批处理技术,其后发展为针
对业务过程进行管理的一门新兴技术分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工作流技术被业界广泛的
应用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目前的工作流研究水平尚不能很好地满足
实际工作需要,工作流领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BRP(企业过程重组)这一管理思想已逐渐被企业广泛接受,而同样以过程管理见长的工
作流及其相关技术可以称得上是解决BPR问题的最好方案。通过工作流技术对企业生产过程
建模与集成,实现了企业经营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协调与控制。但是大多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只能支持静态工作流模型,在工作流定义时允许修改,一旦工作流启动则无论发生什么情况
都不能再改变工作流。即使强调重组的BPR思想也只是通过相对静态和周期性的再设计和评
估来实现,无法实时动态修改。对于业务流程还没有趋于稳定,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受外界
影响需要经常变动的企业业务流程而言,工作流动态修改以快速响应需求的变化无疑是一种
迫切的要求。可以说,要使工作流技术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有力地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重
组,工作流动态修改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对动态工作流技术的研究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探讨了工作流领域的一些其它问
题,此如对工作流系统集成企业遗留应用的研究等等。动态工作流技术的研完是本文核心内
容,论文从多个角度对工作流动态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
1.支持动态工作流模型的工作流动态调度研究
提出了一种直观易懂、表达能力强的工作流图示概念模型,通过扩充工作流元模型,引
入新节点类型——模糊节点,在工作流建模阶段即支持动态性,再辅以能体现动态特点的可
替代活动,构造了一种动态工作流模型。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工作流模型,并可同时应用于
多个工作流实例并行调度、资源优化的工作流动态调度算法,模型描述与调度算法保持了强
的独立性,采用面向对象思想使工作流各元素的处理过程得到统一,有效降低了动态调度算
法的难度和复杂性,根据ECA规则来动态决定后续执行路径,只要更改ECA规则,整个工作
流走向也随之更改,为工作流动态修改后的执行奠定了基础。
二、对工作流模式/实例动态修改进行研究
本论文着重讨论了基于脚本语言的工作流动态修改技术,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模式
修改语言,结合工作流对象中使用ECA规则,将控制节点分解存放于任务对象,实现了工作
流动态修改的完备性和自动化。提出了针对工作流实例动态修改的一系列合法性检验准则,
同时给出了形式化定义。对基于脚本语言的工作流动态修改可行性检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动态修改可行性检验机制,可以检测出工作流模型中存在的同步缺
失、死锁、不可达节点、不确定输入参数、输出参数未引用和错位参数等一系列的隐含错误,
从而实现工作流动态修改及可行性检验的完全自动化。相比较传统工作流系统缺乏对工作流
动态修改的良好支持,本文有关基于脚本语言的工作流动态修改及可行性检验方面的研究,
为工作流动态修改的完备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论文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版本化的三阶段工作流动态演化算法,不论工作
流运行处于何种状态都能成功地向新模型转换,克服了工作流实例动态修改与工作流任务状
态密切相关的弊病。在分析了新旧模型的结构显式吻合诸多不足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
隐式吻合的概念,通过消除工作流动态修改中的一些虚假改变,更精确地定位工作流动态修
改,极大地降低了动态改变的误识别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作流任务的不必要回滚。工作
流模型隐式吻合和显式吻合的结合使用,使工作流演化具备了一定的智能性,同时使工作流
演化更趋实用化。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服务动态分布式工作流系统实现策略,提出了基于
Web服务实现跨企业、跨地域的工作流系统解决方案,并针对Web服务的不足提出了任务代
理机制以实现工作流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标准集成框架。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分布式工
作流系统可扩展体系结构,在应用服务器传统的三层体系架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工作流监
控调度应用服务器,使分布的工作流引擎负载均衡,整个体系结构可任意扩展,对用户完全
透明,任何一个服务器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执行。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使用了线
程池技术、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和命令池技术。为了支持异构系统间的通讯,设计了一种基于
SOAP协议的消息传输层。论文还分别讨论了系统中工作流动态修改后的分布式工作流演化
实现策略和支持动态工作流模型的分布式工作流动态调度策略。
主题词:工作流,动态工作流模型,动态模式修改,动态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