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测量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前术后瘤体直径以及体积,了解瘤体形态学变化,分析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瘤体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探讨瘤体体积与直径的相关性。 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到2012年3月的41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患者,于术后第3、6、12月及以后每年1次行CTA检查,与患者术前CTA对比。测量瘤体直径以及体积,同时了解有无内漏情况。定义瘤体直径变化5mm以及体积变化5%为明显变化。以患者术前瘤体直径50mm、年龄75岁、有无内漏情况分组比较瘤体变化情况。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35.71±23.16个月(12~96个月)。 1.瘤体直径变化:术前瘤体平均直径为56.22±14.63mm,术后1年瘤体平均直径平均为55.68±15.24mm,其中直径减小者占26.8%,直径增大者占7.3%,直径无明显变化者占65.9%。术后2年瘤体平均直径52.38±12.99mm,其中直径减小者占21.7%,直径增大者占8.7%,直径无明显变化者占69.6%。术后3年瘤体平均直径为52.12±15.26mm,其中直径减小者占7.7%,直径增大者占15.4%,直径无明显变化者占76.9%。术后4年以及以上瘤体直径平均为50.38±18.62mm,其中直径减小者占15.4%,直径增大者占15.4%,直径无明显变化者占69.2%。 2.瘤体体积变化:术前瘤体平均体积为152.15±111.63ml,术后1年瘤体平均体积为145.92±120.07ml,其中体积减小者占53.7%,体积增大者占17.1%,体积无明显变化占29.2%。术后2年瘤体平均体积为140.83±82.60ml,其中体积减小者占39.1%,体积增大者占17.4%,体积无明显变化占43.5%。术后3年瘤体平均体积为135.29±96.97ml,其中体积减小者占46.2%,体积增大者占23.1%,体积无明显变化占30.8%。术后4年以及以上瘤体平均体积为132.08±120.80ml,其中体积减小者占30.8%,体积增大者占23.1%,体积无明显变化占46.2%。 3.以患者术前瘤体直径50mm、年龄75岁为界限进行分组时,瘤体直径<50mm及≥50mm组别中,术后1年瘤体体积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4年以及以上瘤体体积以及直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75岁及≥75岁组别中的患者,瘤体体积及直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术后瘤体有无内漏情况进行分组比较时,术后1、2、3、4年以及以上瘤体体积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径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所有的数据表明瘤体直径和体积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不高(r=0.701-0.783,P<0.01) 结论: 1.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不总伴随着瘤体的缩小,部分反而增大,需要结合临床综合评估,所以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需要良好的随访; 2.内漏可能是导致瘤体增大的因素之一; 3.术前瘤体直径以及年龄分组对瘤体术后体积、直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次研究的病例数较少有关,瘤体大小以及年龄对瘤体体积、直径变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4.体积与直径变化并不存在一致性,监测体积可以发现那些直径变化不明显的瘤体变化。因此我们建议:为更好的评估术后瘤体形态学的变化,在临床工作中应同时监测瘤体直径与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