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全球碳排放量激增、生态压力上涨,实施“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对此明确将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脉,制造业的“绿色基因”丰富度对缓解生态压力与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承接产业转移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实现从依赖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投资规模为主的驱动向以绿色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据此,本文以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为视角,在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内涵、外延及特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时序变化规律、关键短板要素及驱动机制,并选取化工制造型企业为案例进行多视角研究,主要包括:(1)现阶段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相关概念的解析。通过对当前国内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基础条件进行解析及国际部分制造强国的绿色创新发展经验政策分析,辨识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在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理论基础解析基础上,系统性界定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及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涵和特征。(2)基于非强制性幅度调整与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的三阶段效率测度模型,引入经济水平、公众素质、政府扶持强度作为其环境变量,对国内30省市2006-2016年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评估中规制因素及统计噪音对测算结果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全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在具有持续提高的趋势,并呈“三大梯度”和“都市联动效应”的状况下,仍存在局部短板要素制约其效率的快速提升。(3)采用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辨析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关系,发现全国层面资源禀赋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起到关键的正向支撑作用,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同向的显著性推动效应。但在长期视角下资源禀赋与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作用关系会发生一定改变,而且两者之间形成倒“U”型变动关系。在主要经济圈制造业绿色发展驱动检验中,不同经济圈中资源禀赋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呈差异化影响,其中长三角、泛珠三角经济圈与全国层面相类似,进一步印证了制造业集聚中“资源诅咒”的存在性,而京津冀经济圈中资源禀赋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约束形势已然不容乐观,并存在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与资源约束相悖现象。而长江三角洲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环境规制直接作用虽然为正向效应,但从长期角度来看两者存在环境规制效应的效应扭转问题。(4)选取化工企业TMS公司进行制造型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案例解析,即在对其发展约束环境、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绿色创新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产品效益、经济效益、安全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估其绿色创新成效,进一步印证了绿色创新对制造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推进作用,并结合前文的系列研究,提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