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服务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高端化和差异化。同时,生态城开工建设进入第十个周年,对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却存在空白。由此,本文以生态城起步区655公顷为研究的空间范围,生态城建设的十周年历程为研究的时间范围,七大类十五小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实施评估对象。对其规划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研究。首先借助gis软件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地理信息数据库。实施过程评估确立建设速度、优先度、紧凑度、投用效率四大方面共7项二级因子。评估发现实施过程的四项主要特征:第一,演变过程能够良好体现出战略意图,但建设速度仍难以满足2020年目标。第二,设施建设呈现“缓步-跃升”的变速特征,但相对需求的增长稍显滞后。第三,公共服务设施的关注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商业设施关注度不足。第四,教育、体育、医疗设施在建设初期紧凑度较低。实施效果方面,基于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价值判断,建立实现度、满意度、空间绩效三维度共计10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借助gis、spss等软件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分析。实现度方面,供需总量现状与两版规划有一定差距;三级设施体系中,小区内设施普遍缺失;多项关键性指标未能达标。满意度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受到公众认可;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设施建设速度略微滞后;“老幼”群体,高收入群体,“双本地”(本地职住)及小汽车出行群体满意度相对更低,并针对居民反馈提出行动清单。空间绩效方面评估发现,28个已入住小区的空间使用绩效参差不齐,社区中心运营绩效最优,医疗类设施得分较低。基于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效率与公平性不足,规划指引力度有待加强等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研究,提出基于多维可持续模型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优化策略:规划指引需提升“平行”与“垂直”有效性;公众参与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拓展;设施供给绩效,时空共享与弹性规划的提升;近期、中期、远期循序渐进的设施与场所活力改进方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