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感染的证素和证候的分布规律及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河南省七家三甲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318例,采用流行病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将研究因素进行规格量化后进行数据整理并输入计算机。采用统计描述、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初步筛选并确定上呼吸道感染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
结果
调查发放表格 1329 份,收回表格 1329 份,合格调查表 1318 份,合格率达99.2%。
1 构成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性证素以风、热、寒、气虚、痰饮为主;病位证素以肺为主。病性证素组合中二证素组合最多(构成比 58.95%,下同),五证素组合最少(2.12%)。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相组合,单一证素时,热出现的频次最多(构成比59.70%),病位主要在肺;二证素组合中,风+热出现的频次最多(构成比 49.03%),病位主要在肺;三证素组合中,风+寒+气虚出现的频次最多(构成比 40.86%),病位主要在肺脾;四证素组合中,风+寒+热+痰饮出现的频次最多(构成比31.94%),病位主要在肺;五证素组合中,风+寒+痰饮+热+气虚出现的频次最多(构成比78.57%),病位主要在肺脾。
2 上呼吸道感染数据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依次为:风寒证、风热证、邪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风燥证、肺脾气虚证;聚类结果为风寒证、风热证、邪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风燥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邪热壅肺证与基础疾病(COPD)存在相关关系,痰热壅肺证、肺脾气虚证与基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存在相关关系。此外,筛选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证候,并对证候的主、次症进行了筛选。
(1)风寒证
主症:流清涕、鼻塞、咳嗽、畏寒、苔白、苔薄、舌质淡、脉浮、脉紧。
次症:恶寒、咽痒、咽痛、痰少、痰色白、发热、头痛、乏力、纳呆。
(2)风热证
主症:咽痛、咳嗽、苔黄、苔薄、舌质红、脉浮、脉数。
次症:流浊涕、咽痒、咽干、鼻塞、痰少、痰黄、发热、纳呆。
(3)风燥证
主症:咽干、咽痛、干咳、口鼻干燥、苔黄、苔薄、舌质红、脉浮、脉数。
次症:咽痒、痰少、苔白、舌质淡。
(4)肺脾气虚证
主症:鼻塞、咳嗽、肢体困倦、乏力、纳呆、苔薄、舌质淡、舌质红、脉浮、胸闷。
次症:咽痒、咽干、咽痛、流清涕、痰少、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全身酸痛、神疲、少气懒言、尿黄、苔白、苔黄、齿痕舌、脉数。
结论
1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性证素是风、寒、热、气虚,其次可见燥、痰饮等;病位证素以肺为主。
2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性证素组合形式以二证素组合为主,即风+热、风+寒等。
3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肺脾气虚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证候。常见证候中以实证为主,可兼见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