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黄化病毒P0蛋白抑制RNA沉默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anyuey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能侵染多种重要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病害和产量损失。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BrYV)是由本实验室首次发现的一种能侵染十字花科多种作物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新病毒。与该属其他病毒类似,其基因组具有6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中ORFO编码P0蛋白。目前,该属已有多个P0蛋白作为RNA沉默的抑制子被报道,但各个P0蛋白之间沉默抑制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而具体的抑制机制依然不是很清楚。对BrYV-A基因型P0蛋白(P0BrA)的RNA沉默抑制功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共注射实验表明P0BrA除了能抑制由单链RNA所诱发的局部沉默以外,还能抑制由双链RNA所诱发的局部沉默以及由单链RNA所诱发的系统沉默,并证明在此过程中P0BrA能够同时抑制初级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和次级siRNA的有效积累。同时,结合一系列代表性的单点突变鉴定出P0BrA的关键功能氨基酸。例如,P0BrA的184位的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时,导致P0BrA不能抑制24 nt siRNA的积累,并丧失了系统沉默抑制功能,但仍具有抑制局部沉默的能力。然而,当P0BrA的63位和64位的亮氨酸和脯氨酸组成的类F-box基序都突变为丙氨酸时,不能抑制21/22 nt siRNA的有效积累,局部沉默抑制功能丧失,但仍然具有抑制系统沉默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21/22nt siRNA可能主要参与局部沉默,而24nt siRNA则可能与系统沉默相关。总之,P0BrA能够同时抑制初级和次级21nt、22nt以及24ntsiRNAs的产生,是抑制功能强大的基因沉默抑制子。在以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试图对P0BrA的RNA沉默抑制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POBrA和已报道的其他病毒编码的P0蛋白一样,能介导拟南芥AGO1蛋白的降解。然而,我们通过P0BrA点突变体的功能和AGO1降解实验,发现P0BrA对系统沉默的抑制作用并不依赖其对AGO1蛋白的降解,可能有其他机制的参与。首先,对本生烟的三种Dicer类似蛋白(Dicer like protein,DCL)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瞬时表达P0BrA及其突变体L63A/P64A能导致DCL3基因转录水平的下调。通过dsRNA体外切割实验,发现P0BrA及其突变体L63A/P64A能促进植物蛋白提取物对dsRNA的切割,但切割产物siRNA的积累量降低。同时,电泳迁移率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P0BrA不具有双链RNA结合活性。由此推测,除了介导AGO蛋白降解之外,P0BrA还可能影响上游的DCL对双链RNA的切割过程,但此抑制过程与长的双链RNA结合无关。明确了 P0BrA主要为细胞质分布,并观察到其与拟南芥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6(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6,RDR6)以及基因沉默抑制子 3(suppressor of gene silencing 3,SGS3)共定位。利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了 P0BrA与拟南芥SGS3蛋白之间存在互作或关联。同时,P0BrA能干扰反式作用siRNA(trans-acting siRNA,tasiRNA)的生物合成。以上结果暗示,P0Brt还可能作用于RNA沉默途径的siRNA扩增阶段。除了 RNA沉默抑制能力之外,还发现P0BrA能在本生烟叶片上诱发局限性坏死反应。该坏死反应与P0BrA的局部沉默抑制作用无关,并伴随活性氧的产生及病程相关基因1(pathogenesis-related gene1,PR1)的诱导表达,而水杨酸处理能推迟该坏死反应。此外,还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以POBrA为钓饵从拟南芥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5个候选互作蛋白;并利用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分析的方法筛选到了 6个可能与P0BrA互作或关联的候选本生烟蛋白。同时,从呼和浩特市感病马铃薯中发现并鉴定了一种能侵染马铃薯的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新病毒,暂命名为马铃薯H病毒(Potato virusH,PVH)。通过测定和分析PVH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发现其基因组结构符合Carlavirus特征,但与同属病毒相比,PVH复制酶和外壳蛋白核酸或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低于70%。在基于复制酶和外壳蛋白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PVH区别于同属其他病毒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通过制备PVH的特异性兔抗血清,分析发现PVH与同属几种侵染马铃薯的病毒之间没有血清学关系。PVH具有特异的寄主范围,并能与多种马铃薯病毒复合侵染马铃薯。PVH病毒粒子为长而微弯曲的线状,符合Carlavirus病毒的特征。以上证据均支持PVH成为Carlavirus中一个独立的新种。此外,初步结果还表明PVH编码的富半胱氨酸蛋白有弱的局部沉默抑制活性,并导致PVX重组病毒症状加重。
其他文献
WRKY类转录因子在植物自身生长发育、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一系列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豆科植物与土壤根瘤菌的共生可以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氨,这一过程受宿主和根瘤菌双方基因的调节和控制。本研究从截形苜蓿A17盐胁迫芯片筛选到一个表达量显著上调的WRKY类基因MtWRKY76,对其功能及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和结瘤固氮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从截形苜蓿A17克隆到Mt
昼夜节律广泛存在于生物界,通常情况下,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均受到生物钟的控制,随着昼夜节律变化其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组也随之发生时空特异性的改变,黑腹果蝇是生命科学领域常用的经典模式生物。为寻找节律相关蛋白,本研究从野生型果蝇w1118和时钟基因clock突变的果蝇clkjrk在ZT2、ZT8、ZT14、ZT20四个时间点的头部样品中抽取蛋白,采用iTRAQ技术,结合Ti02磷酸化肽富集的方法,
甜菜果胶是从甜菜粕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酸性阴离子多糖。丰富的侧链组成,以及高乙酰基和蛋白质含量,赋予了其良好的乳化性能。但由于甜菜果胶在水油界面的吸附量少,导致其乳化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凝胶制备剂,又因甜菜果胶的分子量小、乙酰基含量高导致其所成凝胶机械性能差,持水率不足。本文以甜菜果胶为研究对象,以Maillard反应和酶促交联为手段,制备蛋白质与甜菜果胶的共价交联产物,以改善甜菜果胶的乳化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占灌区总用水量的90%以上,是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近年来,引黄水量的减少加之作物对灌溉水的依赖,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探讨主要作物的畦灌灌溉制度、喷灌模式、咸淡水轮(混)灌模式及其合理的种植结构,将对灌区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粮油生产的稳定至关重要。此外,在灌区采用暗管排水替代传统明沟排水能够进一步调节土壤的水、气、热状况,对于增加灌
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曾经导致著名的爱尔兰饥馑。致病疫霉属于异宗配合卵菌,通常需要A1、A2两种交配型同时存在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卵孢子抗逆性强,可成为第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同时,有性生殖发生的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致病型菌株,给病害防治带来困难。近年发现田间自育菌株出现频繁,导致致病疫霉群体结构更加复杂。本文根据前人发现的疫霉菌交配型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在我国的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麦生产受气候变化、病虫害的影响,其中小麦蠕孢叶枯病(Spot blotch)是由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能够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半矮秆品种的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蠕孢叶枯病在我国的发病面积有逐渐扩大的趋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亚洲、非洲等地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是由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与马铃薯Y病毒科的一种或几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的,如玉米矮花叶病毒、小麦条纹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等。MCMV是番茄丛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属(Machlomovirus)的唯一病毒,该病毒的基因组为正义单链R
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国多个玉米产区发生,危害严重,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SC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其基因组为正义单链RNA,共编码十一个蛋白,其中病毒基因组连锁蛋白(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VPg)共价连接在基因组的RNA 5’端。VPg是一个多功能蛋白,不仅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引起国际医疗卫生关注。超重或肥胖主要是由能损害人体健康的异常或过量的脂肪积累造成的。肥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相关,如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肥胖通常伴有低度慢性炎症,是肥胖引起胰岛素耐受、2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等的主要来源,但是脂肪组织
冠菌素(coronatine,COR)是丁香假单胞菌某些致病变种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其结构和功能与茉莉酸甲酯(MeJA)和脱落酸(ABA)相似,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诱导次生代谢、抑制发芽、促进器官脱落等,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前景可观。目前COR主要依靠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现有野生菌株产量低,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其合成调控网络的研究也不够全面透彻,制约了 COR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