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国家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发式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弥补过去“漫灌式”的粗放扶贫的缺陷,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确保贫困人口到如期脱贫,党和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而社会工作拥有的独特的伦理价值和实务方法,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方法来强化扶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韶关市Z村作为省定贫困村,由省民政厅定点挂扶,当地政府和挂扶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神,牢牢把握“找准工作切入点、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干部下乡带着干”的关键环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开展“双百”社工站精准扶贫实践,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扶贫效果,为贫困群众脱贫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通过参与式观察法、结构式访问法和焦点小组等方式去掌握一手资料,探讨了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并通过分析Z村现阶段精准扶贫开展的现状,揭示Z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成效,从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角度入手,对其扶贫完成情况成效评估,指出其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究社会工作介入是否能够对精准扶贫政策起到有效的补充完善作用,进而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从而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总结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实践经验以期能为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