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水系数法因其公式简单、计算参数易得而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性与否的评价,是煤层带水压开采可行性评价的一种传统且有效的方法,并被写入2009年颁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但该公式的临界值主要是基于上世纪60年代焦作、井陉、峰峰和淄博四大突水矿区的大量突水事故中总结得到,能否适应兖州矿区下组煤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仍值得探讨。本论文以矿山岩体力学和煤矿工程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兖州矿区典型开采下组煤的杨村煤矿为研究背景,在系统收集该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部分已开采下组煤工作面资料的基础上,从基础地质研究出发,系统分析了下组煤开采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参数。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工作面进行了采动底板变形破坏深度和底板主要层位阻渗能力的原位实测,经过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现场实测结果分析,得到了杨村井田下组煤底板采动破坏深度为10.1m左右;通过三个测试段的现场原位压渗试验获得了底板不同结构及岩性的单位厚度抗渗强度值,并结合兖州矿区东滩等矿井相关实测结果,分析计算得出了底板阻渗能力临界值,用其与含水层水压比值定义为安全系数来评价底板带压开采的安全性。论文最后以杨村煤矿27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的跟踪监测为例,验证了突水系数和本次提出的安全系数两种不同方法所得评价结果的对比适应性,得出了安全系数能较好的反映底板实际的阻水能力。此次提出安全系数可全面地揭示下组煤底板的阻水能力,为杨村煤矿下组煤带压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了技术保障,且对兖州矿区及地质条件相似矿区开采下组煤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