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特性切入,在对音乐形式美的界定和阐释以及对门德尔松音乐审美观的浅析和《无词歌》艺术风格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无词歌》音乐审美特性,阐述了《无词歌》形式美的独特魅力,回答了门德尔松《无词歌》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而对钢琴教学和弹奏技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论文第一章首先对音乐的形式美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主要从形式美的界定、音乐形式美的概述、音乐形式美的本质特征等三个方面,逐层次地分析了音乐形式美在各种艺术样态中所焕发出独特魅力的具体原因。第二章着重对门德尔松和《无词歌》做了介绍。首先,从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历程入手,在具体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门德尔松的音乐审美观进行了阐释。其次,论文从门德尔松创作《无词歌》时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的角度出发重点阐释了它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第三章对《无词歌》的音乐审美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从简约质朴的曲式、富于个性的和声织体等二个角度对《无词歌》的音乐本体做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优美、欢乐美和悲剧美的角度论述了《无词歌》的形式美特征,并结合具体的曲目详尽地论述了《无词歌》旋律特点、装饰音、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力度速度等方面的特色,进一步深化了《无词歌》形式美的特性。在以上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论文的第四章对《无词歌》形式美的实践价值进行了考察,本章主要指出了弹奏《无词歌》时,如何处理好主题旋律和伴奏在左右手之间的分配关系,论文分别从主旋律独立于伴奏之外和主旋律隐藏于伴奏之中这两个方面对《无词歌》在实际钢琴教学和艺术表达中的方法和价值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本论文的着力点和创新点在于:1、论文通过对门德尔松《无词歌》形式美的分析,在立足于详实曲式分析和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复原《无词歌》作为钢琴艺术所特有的美学风貌,弥补以往对《无词歌》认识和研究的不足,在新的视角上纠正现存的对《无词歌》研究的偏差。2、论文借助于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方法,对门德尔松特有的音乐感悟能力、《无词歌》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分析、《无词歌》形式美分类等问题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并且对《无词歌》的美学特征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对《无词歌》为代表的钢琴作品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见解。3、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钢琴理论分析与钢琴教学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