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衡》杂志创刊于1922年,终刊于1933年,这12年是学衡派最为活跃的时期。学衡派最初进入人们的视野,源于他们对新文化运动中种种过激观点的批判。这些与新青年派不同的主张,是《学衡》创刊的最初动力,也是它在很长时间内遭受冷遇的根本原因。但若以公正冷静的态度重新审视《学衡》,则可发现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其一,学衡派并非顽固派,他们也主张引进西方文化并建立新文化,只是要求以保存和继承传统文化为前提。就新文化运动中立场不同的这两方来看,学衡派和新青年派其实都认为文学是不断变化、不同于初创期的,应尽快为中国找寻一条合适的文化发展之路,只是他们选择的方向有所差别,新青年派的主张更彻底、更极端;其二,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和主张,在《学衡》79期的文章中仅占一小部分,其余的大量文章是对西方文化的普及、纯粹的学术讨论,以及文学创作,学衡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派别,不应因其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立场而否定它的学术成就。就现在学术界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分歧研究较多,但有个别点尚不够充分,教育方面有涉及,但探讨的范围还不够广泛,宗教、传统学术方面的研究则尚未引起重视。以上述内容为出发点,本文的论述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关于《学衡》杂志的基本情况。第一,梳理了它创刊的过程以及停刊的原因,揭示了学衡派成员间的种种矛盾。第二,介绍了杂志的排版和销售情况,《学衡》传统化的文化立场决定了它保守的文章形式,而其保守的内容和形式又造成了《学衡》的销量不畅。但经吴宓等人的努力,《学衡》在国外也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第三,讨论《学衡》的思想宗旨。就《学衡》的思想取法而言,它是强调中西结合的,既带有深刻的儒家传统印记,对西方文化也十分精通。第四,对学衡派成员的范围予以界定,几位创始社员和发文量大的社员属于学衡派无疑。在“文苑”发表过文章的作家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些不能划归为学衡派。陈寅恪、王国维等人态度与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人略有不同,故虽属于学衡派,但非代表人物。第五,对与《学衡》基本同时的几个主要刊物作了简单介绍。第六,简单分析学衡派与其它文化保守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性。在学术取法、对儒学之态度和政治立场方面,学衡派与孔教派、国粹派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了文化保守主义内部从狂热到理智的嬗变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保守主义对社会文化所起的平衡作用。第二、三章是关于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纷争。学衡派和新青年派之间的矛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青年派主张以先进的西方文化代替落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学衡派则认为应走中西结合之路。同时,为了配合其运动的需要,新青年派在传播西方文化时,目的性较强而选择范围较窄,学衡派则强调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应当客观、全面。第二,新青年派主张通过文学革命废除文言,清理传统文学。而学衡派则认为白话的美感较低,只适用于特定体裁,不能全面代替文言。况且,新青年派所提倡的白话区别于传统白话,带有浓厚的欧式色彩,由这种语言书写的文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文学,受众仍然有限。第三,在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方面,双方也有很大分歧。学衡派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取向、文学的艺术价值,强调文学和文化的独立性,而新青年派则认为救亡压倒一切,并以阻碍了革命与启蒙为理由,批判学衡派的落后。第四章是关于学衡派对传统学术的研究。选取了四个较有代表性的板块,即刘永济的古典诗词研究、胡先骗的晚清诗歌研究和在近代大热的墨学、老学研究。刘永济的诗歌审美取向明显受到宋诗派影响,词学观则主要受况周颐、朱祖谋、王国维等人影响。他取法多家而自成一体,创作与研究兼擅,是学衡派在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胡先骕的诗歌评论当属第一批对晚清、近代诗歌做详细、深入研究的作品,其中关于对阮大铖、俞明震、陈曾寿、王浩、文廷式等人的专文研究皆属于开先河之作。这些诗词集在胡先骗之前或无人问津,或仅在诗话词话中以寥寥数语提及,缺乏深入的整理和研究,胡先骕的评论几乎篇篇都对后人的研究起到向导性的作用。学衡派在老学方面的研究虽不成体系,但可以反映学衡派对儒道两家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近代诸子学研究的评判。墨学研究方面,因晚清以来,墨学在国内逐渐压倒儒学,故学衡派着力相对多一些。学衡派强调儒学高于一切,这种态度可以矫正近代墨学研究的功利化倾向,但他们处处推高儒家的做法,又抹杀了墨家的独特性。第五章为学衡派的宗教观。《学衡》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阵地,其对宗教的态度与其文化观是一致的,即客观探究宗教的作用,指出宗教在提升人类道德、支持人类精神、辅助自然科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而宗教组织在中国兴建学校、开办医院等种种举动,也使社会获益良多。针对有的教会组织确实存在不法行为和侵略行为这一事实,学衡派则提出要将宗教和教会区分对待。学衡派内部虽有不少分歧,但都坚持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反对非宗教运动。同时,学衡派承认现有宗教有不少可改良之处,应破除封建迷信仪式,使宗教渐趋于完备。第六章为学衡派的教育思想。学衡派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精英主义色彩,但同时也提倡普及基础教育。他们反对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模式,以养成学生独立之精神、完善之道德、健全之人格为最终目的。同时,学衡派支持教育独立运动,认为教育应独立于政治之外,不从属于任何党派。此外,学衡派的文章中还涉及到对具体教育方式的研究,如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乡村教育等,大部分的建议都能切合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总体来看,学衡派所关注的重点与其师白璧德一样,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文学、教育、伦理和宗教、历史等。传统儒家思想和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共同构建了学衡派的思想体系。但因学衡派的几位代表人物皆直接师从于白璧德,且白璧德对近代的社会现实多有论述,故白璧德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的影响表现为显性影响,而儒家传统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则表现为隐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