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师幸福感问题成为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强,幸福感匮乏。而与公办高校教师相比,民办高校教师权利实现未能从根本上达到其作为教育者所应有的水平,进而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心理行为表现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人本主义理念的弘扬使人们更多的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教师是否快乐与幸福,不仅决定着教育事业能否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且会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我们对相关研究的回顾和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缺乏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关注,抽样多以公办教师或大学生为例,对于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缺少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研究。这不利于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状况,更不便于提出相应措施改善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其次,对于民办高校教师的研究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更缺少对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各因素的整合。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使其在工作中更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和教育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R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艾森克人格测验简易版(EPQ)对广州市从化地区204名民办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1)总体上,当前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具体表现为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两个维度略低于平均水平,而负性情感的状况优于平均水平。
(2)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在性别、婚姻、教龄等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高校教师在主观幸福感某些维度上差异显著;有子女的教师比没有子女的教师更加幸福。
(3)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地位待遇、身体健康、留校意愿、前景期望等因素均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与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但相关程度稍有差异。
(4)人格特征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之间存在显著的中等程度相关。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可据此构建出不同的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