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后,从90年代中期起进入停滞和整体滑坡时期,在校生人数逐年萎缩。虽然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属于恢复性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仍然偏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与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本文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缺少的不是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而是中等技能的人才。科学技术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就越重要。一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必须纳入国家战略,并获得相应的财政扶持。
一般地说,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有两项相互配套的政策:一是教育发展政策,它用于指导教育发展规模、专业发展、教育质量、就业等问题。另一是教育财政政策。由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需要花钱的,这就有一个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解决政府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关系,以及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怎样筹措,是个人、政府、还是企业出资;谁来承担发展责任(是生源地政府,还是输入地政府),以及政府应当在职业教育上花多少钱等问题。只有同时办好这两件事,中等职业教育才会进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良性阶段,避免陷入什么时候领导人重视了,抓一下,就发展了,反之,则陷入停滞和萎缩的被动状态。而从我国的实践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所以出现反复,就在于虽然我们有教育发展政策,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即使目前有些政策,也是零星的,相互不匹配的。因此,财政政策的不合理、不完整是重要原因。
本文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应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以及解决制造业“技工荒”、“农民工”问题和中职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出发,展开了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内涵的研究,接着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的描述,指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存在发展规模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地区发展不均衡、农村中职教育发展滞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指导思想上轻视中等职业教育,以及财政政策不合理是造成以上问题的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借鉴西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提出并论证了现阶段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战略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几个核心问题,包括建立以政府、企业、个人为主的三方成本分担机制;实行以就业地为主的招生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