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哲学是马尔库塞理论的重要方面。自由、人权、解放等政治问题是马尔库塞理论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视域。相似于当代政治哲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即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现实政治事物,分析和揭示自由、人权、解放等政治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不同于当代政治哲学,马尔库塞对政治问题的分析维度与批判维度,主要基于否定性的批判方式,即通过激进的话语形式,运用肯定异质性、否定片面的同一性的思辨方式,从破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同质性、思维方式单向性的弊端入手,批判和反对任何既有统治形式对人性的压抑,展开对于自由、人权、解放等政治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叙事逻辑,寻求至上的道德价值,论证和阐发其政治理想和宗旨。同时,不同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主要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和考察,马尔库塞基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其政治哲学的探讨视域,从政治经济学转向了文化哲学和社会心理领域。马尔库塞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既源于他考察和反思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精神、心理乃至身体,何以、如何遭受到奴役和压抑的处境及其原因的现实思考,又离不开他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席勒的美学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融会吸取,离不开他对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批判性改造,以及将这一具有强烈否定性意蕴的方法,运用并贯彻于自由、人权、解放等政治问题研究的始终。基于发达工业社会人的自由受压抑的现实,马尔库塞沿着西方理性主义的思维传统,分析了人的自由的社会现实境遇,揭示了其背后的深层机理,即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力量已经构成了对人的自由的约束和统治。致力于对人的新感性的构想,马尔库塞将以审美理性作为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终极力量。基于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还是苏联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一种形异质同的极权主义统治,马尔库塞从人权作为人的最基本权利的政治立场出发,谴责和批判了极权主义的危害是不仅根本不能保证人权而且践踏了人权,揭示了极权主义的实质是使人重新回到受奴役状态。寄希望于人权的切实回归,马尔库塞认为建立非压抑性的文明社会才是保障人权的前提,而这个新的社会,就是“新社会主义”。基于发达工业社会的物质丰裕化、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质化”,以及普遍安于现状等现实,马尔库塞认为革命的原因,已不是无产阶级的贫困而是人的感性的扭曲和异化。因而变革人的自由受限、人权失落的主体力量,不再是无产阶级,而是那些具有否定精神的社会边缘人。他试图通过“大拒绝”走一条非暴力的革命之路,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爱欲,人的解放就是爱欲解放的理论。而审美,则是满足人的爱欲,消除人的异化与压抑的理想途径。不仅如此,审美还具有政治功能,人们通过审美活动,能够影响和重新构筑社会现实,进而形成一个新的理想世界。马尔库塞基于否定性批判视角,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关于自由、人权等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问题所作的分析和批判,以及通过这种批判,力图寻求一条解放之路的探索,无论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对于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引领的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理论的与现实的借鉴作用。然而,由于他对于人及其自由、权利、解放等等问题的思考,不是基于具体的历史实践论和历史辩证法,而是基于抽象的人性及其本质,因此,他最终将谋求人的自由、人权、解放之路,置放在通过爱欲的满足和审美的想象,在人的内心精神世界达致自我超越的基础上。而他的这种满足、想象和超越,因其仍然囿于人的感性和主观精神世界,几乎与现实世界及其实践无涉,而不能不具有一种乌托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