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新的改革命题,该决定拉开了本轮诉讼制度改革的序幕。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开庭审理对证据认定、保护诉权、事实查明、公正判决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保证证据质证、诉辩意见的发表、事实查明、裁判理由和结果地形成都于法庭上进行,其核心要求在于将决定案件审理结果的庭审活动实质化。虽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标是针对刑事诉讼领域所提出的,但是其改革命题毫无疑问应当辐射到民事诉讼领域。庭审实质化主要针对我国审判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庭审形式化问题所提出的追求目标。其实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实际上是对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的“重提”,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便开始全面推进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其改革基本都是以庭审实质化改革为主要追求目标的。但是,以往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实质性审前准备程序的缺失、庭审程序存在虚化现象、法庭辩论形式化以及举证、质证、认证的形式化,致使民事庭审现状距离庭审实质化的常态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故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将对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民事庭审实质化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回顾民事庭审实质化的改革历程,并总结改革的成果和局限性。其次,立足于我国民事庭审的现状,分析并指出我国在实现民事庭审实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对域外法治国家中有益于实现庭审实质化的制度设计及运作情况进行考察,以期为我国实现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本文将从确立实质意义上的审前准备程序、庭审程序的实质化以及举证、质证和认证的实质化三个方面的实现来推动民事庭审实质化的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职教育也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理念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结合时代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体的特征发展,并重视探讨高职院校的
<正>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文中总结了实施情感教育时应当注意的几方面问题。首先应注意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要具体、明确,空洞、大而无当的目标设计在课堂上无法
期刊
<正> 甲苯与二甲苯溶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作为职业接触甲苯、二甲苯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分析尿中马尿酸与甲基马尿酸的排泄量,对评价二种溶剂经机体代谢情况,从
<正>在缤纷多彩的手工世界里,爱好者们愉快地玩耍着。从五彩斑斓的拼布中,去感受不同材质结合带来的奇妙;从硬朗线条的皮艺里,去体验个性张扬的匠人态度;从繁花似锦的刺绣中,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全新的规划编制类型,侧重于发挥中观层面的规划统筹与建设指引作用,对推动乡村规划编制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乡村空间聚集模式的研究(镇村体系、公
随着当前的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建筑行业也随之快速的发展着,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各种方面的客观原因,在世
<正>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06]3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社
<正>星期日。鲁西西家来了许多客人,妈妈在厨房忙着做饭炒菜。鲁西西在自己的房间里玩。"鲁西西——"从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鲁西西跑进厨房:"干吗?""帮妈妈干点儿活。"妈
期刊
回顾总结国内沿海滩涂围垦区开发利用方式优化模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当前优化模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国家及地方有关土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