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和敏感株致病力差异的研究及其机制的探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ar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疟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疟原虫对抗疟药,特别是氯喹,产生抗药性并且迅速的扩散,到九十年代,有恶性疟原虫分布的地区几乎都有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株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态性和变异以有宿主遗传背景的限制性,使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很慢.为此人们除了继续从事疟疾疫苗的研究外,逐渐目光转移到寻找预防发生重症疟疾、减缓疟疾病症、降低疟疾死亡率的新途径.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RC)株是药物敏感(N)株经药物筛选获得,N株是致死性虫株,RC株感染后能自愈康复.因此,该文研究以该对虫株作为对象,探索两者致病力的差异及其机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构建携带hIL-1Ra或hIL-10表达序列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并检测重组逆转录病毒对体外培养的兔滑膜细胞的转染情况和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持续时间.方法:1.分离人外周血单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