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鄞州区姜山镇公共卫生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剖析,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并对该模式管理下的公共卫生工作运行成效进行分析,从而评价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全国广大农村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实践经验。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查阅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相关文献,构建姜山社区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的理论基础。2、现状调查项目化实施前后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状况,并与经济水平类似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行比较。3、问卷调查调查居民对公共卫生工作满意度。问卷设计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确定,并经过预调查来完善。问卷采用问答方式进行。4、个人深入访谈对3类人员进行访谈:3位卫生局领导、3位中心领导和5位村委会领导。了解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的看法。5、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应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基线数据描述,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比较实施前后的差异。研究结果1、建立了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模型。根据项目化管理理论建立组织管理结构、编制项目清单并按项目生命周期进行项目化管理运作。2、成功实践了公共卫生专职化队伍建设。每站配备一名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人头经费由财政保障确保责任到人。实施后公共卫生人员素质明显提高。3、居民健康状况改善。通过项目化管理的实施,主要慢性病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监测指标(血压和血糖)都明显下降。对相关疾病的了解程度有明显好转,其中高血压知晓率由68.37%提高到97.66%,糖尿病知晓率由70.58%提高到95.59%。4、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施后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到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居民建档率明显上升,高血压检出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15.8%、92.1%、89.0%、84.5%和75.1%,糖尿病检出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达3.3%、97.9%、95.4%、67.9%和68.7%,都超过了浙江省关于慢性病管理的考核目标率及全区平均水平,且优于江苏、福建经济发展水平类似地区的管理指标。随访人次明显增多,随访方式由实施前的集体随访方式逐渐转化成家庭入户随访。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同时推动了基本医疗业务的发展。5、成功搭建信息化平台并实现资源的共享。姜山社区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检验管理信息系统(LIS)、慢性病管理、妇儿保健等多个系统整合到社区医生综合工作平台,公共卫生专员借助3G全科电脑实现信息化服务,实时记录随访对象各种信息。6、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得到了卫生局领导、村委会领导及居民的高度评价。卫生局及村委会领导对公共卫生工作均持肯定态度,慢性病管理居民满意度达97.4%,总体来看公共卫生专员的文化素养和服务能力还是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7、主要不足:1)公共卫生专员队伍中临时和返聘人员占了大多数,队伍存在不稳定现象;且组成结构中有部门乡村医生,业务底子薄,需加强专业培训。2)公共卫生资金保障机制还待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中并没有对临时用工和乡村医生进行专项拔款;公共卫生经费预算不够精细,亟需建立预算管理执行机制。3)信息化建设尚未实现与上级医院及其他地区的联网及资源共享。研究结论1、姜山社区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模式已基本建立,并且能在农村社区良好运作。2、成功实践了公共卫生专职化队伍的建设,是国内公共卫生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3、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和资源共享有效推动了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并使公共卫生管理效能得到明显提升。4、项目化管理实施后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高于同地区平均水平且超过同类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