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城与民族的关系在民族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在宏观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丰富的成果,学者们普遍认为“长城是民族融合的历史纽带”。关于长城与具体某个民族的关系,学者们大多关注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在长城沿线的生活及历史,而关于长城沿线回族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这正是本论文选题的缘起。明清时期是回回民族一个重要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明朝政府军事上实行“卫所制”,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重镇抵御来自北方民族的威胁。大同是长城沿线重镇之一,也是回回的一个重要聚居区。我们已知在长城沿线有回民聚居区的存在,有些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变迁与长城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来探讨这种变迁所涉及到的各种互动关系。在大同长城沿线的明代回民聚落中,有民户存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是在卫所驻扎的回回军户,他们修建清真寺并参与其中的管理,从大同清真寺明代碑刻中可以看到大量参与修寺的军官的信息,尤其以麻贵为代表的麻氏回民更为突出。在明代清真寺三掌教管理制度之外,这些回回军户是维持清真寺运转的主要力量。明代大同清真寺中,已经出现了苏明大师的讲学,笔者认为这是经堂教育萌芽的出现。到了清朝,卫所裁并州县,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弱化,晚明的地方社会危机给大同回民聚落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清初大同回民聚落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破败后,因为河南伊斯兰教经师的到来、管理而重新振兴。大同清真寺在清代又经历了历次重修,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清真寺为代表的回民聚落的变化。在清真寺管理方式上在清前期继续沿用明代的三掌教制度,到清中期出现了阿訇,大同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回民一样迎来了经堂教育的发展。与明代大量的军户维持清真寺的运作相比,在清代回民社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商户等民间力量。本文分别以明清大同麻氏回回的发展变迁为例,反映了地方回民社会各种关系、力量的协调互动。随着长城樊篱作用的消失,清代大同回民商业的发展已扩展到大同以外的地区,也意味着大同回民聚落获得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本文选择大同为个案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长城沿线回民聚落在明清时期经历的一般变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