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作为社会精英的高度集聚地,作为社会思潮的发源地和传播集散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实现学校安定、健康、有序发展的切实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当前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深刻的社会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理论界定的“矛盾凸显期”。而从现实看,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处于数量不断增加,影响不断加剧的历史阶段。高校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因此,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已成为高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大背景,结合高校管理工作经验,对相关概念与定义进行了新的探讨;并运用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新时期我国的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基于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置的目标、原则及突发事件应有的一般性应对程序的深入分析,作者提出“统一领导与分职分级管理、积极预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处置”的管理原则和“预防为先-事件性质甄别-事态紧急控制-研究对策并实施-善后处理”的一般性应对程序。形成了构建预防和处置的基本思路,即:“搭建组织领导、监测、咨询和组织网络的预警机制、建立统一有效的舆论监控引导机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深层次地预防突发事件”的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思路,“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有效的全员参与保障机制、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形象重塑机制”的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思路。其中高校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机制、新闻发言人制度等的提出不乏创新性。本文努力对高校突发事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以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