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更新假说是客体注意领域中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向,其主要观点是,在动态条件下,注意在选择一个表征后,如果该表征发生变化,那么注意资源的分配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该假说在提出后便得到了一些学者研究的支持。然而目前对动态更新现象的发生机制的研究却比较少,Lin和Yeh(2012)在对其实验二的结果进行解释时,曾尝试说明动态更新现象发生与否的原因机制。他们认为,客体发生变化的方式是影响动态更新是否出现的原因,即客体变化的方式如果是一种相对平滑的渐变,动态更新现象就会出现;客体变化的方式如果是一种没有规则的变化,例如客体轮廓突然地变大然后变小,这种不规则的变化就将打破动态更新的加工。尽管他们能很好地解释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但这个解释很难推广到其他研究的结果中。例如在Ho等人(2009)的研究中,客体在线索化以后要么突然消失了,要么由矩形突然变成了回旋镖形,实验结果却依然得到了动态更新效应,用Lin和Yeh的说法就无法解释这样的实验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设计三个实验来揭示引发客体注意的动态更新现象的机制,以双矩线索范式为基本研究范式,通过比较反应时的差异来对注意加工过程进行了分离。实验一通过加入挡板刺激使线索化后的客体发生变化来考察动态更新是否发生。当新旧客体表征不一致时,在这个条件下发生了客体注意的动态更新现象;当新旧客体表征一致时,在这个条件下没有发生客体注意的动态更新现象。不仅如此,两种条件下的被试反应时的快慢有显著差异,通过成功对注意扩散过程的分离证明注意进行了第二次扩散。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当新表征形成而旧表征抑制时,注意便会对新表征进行第二次扩散,从而在新的客体表征上形成同客体优势效应,引发了客体注意的动态更新现象。而当新表征强化了旧表征,即旧表征依然存在时,则注意不会对旧表征进行第二次扩散,而是沿用初次扩散的结果,因此不会出现动态更新现象。实验二证明了客体发生变化和客体不发生变化时注意的加工过程是不同的。在客体发生变化后,即使客体新表征和旧表征一致,注意同样会对变化后的客体表征进行再次加工。这一结果说明导致动态更新现象发生的关键原因不是客体变化所引起的表征变化,从而进一步将注意的二次扩散过程分离出来。实验三进一步将注意对变化后客体表征加工过程分离出来,排除了实验二中挡板的出现可能造成的干扰,进一步证明了客体变化后,注意确实存在着一个对新客体形成新表征的加工过程。本研究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当注意被引导至某客体上以后,如果该客体发生变化,那么注意会对该客体的表征进行重建,并且新表征与旧表征的关系将决定注意是要进行二次扩散还是沿用初次扩散结果。如果进行二次扩散,动态更新现象就会出现;如果沿用初次扩散结果,动态更新现象就不会出现。这就是客体注意的动态更新现象的引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