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和认知的关系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紧密相连、彼此创造的。所以不能离开认知去单谈语言,因为那样是片面、空洞、不科学的,也根本无法解释语言现象的实质。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认知的视角对语言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它对语言的阐释和理解更加全面充分。但是关于俄汉被动句的研究,国内外众多学者多是单纯的从句子结构本身、修辞、语用学角度着手,从认知的视角对其分析的学者甚少。因此,从认知的角度对俄汉被动句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对俄汉被动句的认识更加透彻,并且对俄汉两个民族的思维及认知世界的方式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本文一共分成五章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用认知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俄汉被动句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俄汉被动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概述了俄语中被动句的概念和汉语中被动句的概念。第三章是俄汉被动句的结构类型、在结构上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对其共性、差异的认知探析。首先分别介绍了俄汉被动句的结构类型:俄语中被动句可分为带被动态反身动词的被动句、带被动形动词的被动句、带动词第三人称、过去时的被动句;汉语中被动句的结构类型有:“被字句”被动句、“NP1+ ’让/叫/给......’ +NP2+(给)V”被动句和“NP1+是+NP2+VP+的”型被动句。然后对俄汉被动句结构类型的共性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在共性方面:都是主谓结构、都可作不完全句;其次在差异方面:句子构成条件不同和词序上面的差异。接下来对其共性、差异进行了具体的认知探析。第四章是俄汉被动句的语义特征、语义的共性、差异及对其的认知探析。首先介绍了俄汉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如:俄语被动句只是单纯的在叙述一个事实,并不会掺杂任何人的情感在里面,具有客观性;汉语被动句与其相比,更体现出人的情感,具有主观性。然后对俄汉被动句在语义层面的共性、差异进行的对比分型。如:都表达“被...怎么样”的语义含义、俄汉被动句都有致使性;与俄语被动句相比,汉语被动句具有“遭受”的语义特性等。接下来对其语义的共性、差异进行了认知层面的探析。第五章是结论,对文章的全部内容做一个概括性总结。本文主要以认知的视角对俄汉语言中被动句结构和语义上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意在使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到潜藏在语言表象背后俄汉民族不同的认知方式,并运用这样的认知方式去看待、琢磨语言现象,熟悉语言本身规律,从而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