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植物产品、转基因动物产品和转基因微生物产品统称为转基因产品。当前,已有超过六千种食用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是以转基因作物为原料生产加工而来的。近几年来,由于我国转基因产品的发展和国际转基因产品的进口,人们食用转基因食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是,转基因生物引入的外源基因可能会引起该生物营养成分的变化,因为转入的这个基因通常能够表达出某种蛋白质,一旦该蛋白质是一种有活性的酶,势必会引发该生物的代谢发生变化。尤其是当转基因生物组成成分如一些有毒成分、抗营养因子、过敏原等的含量有所改变时,这种变化可能会潜在地增加该生物作为食品的不安全性。可食用转基因产品有着“可能性低、后果严重”的不安全性特征,并且具有很大的未知性,其是否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还没有切实的科学证据。为了发展转基因技术,也为了使转基因产品能安全的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十分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深入探索可食用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防患于未然。本实验在当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具备的研究优势,对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进行毒理学评价和基因水平转移评价,探索建立一套规范的转基因产品食用安全性评价方法和程序,实现在转基因产品食用安全性评价领域的初步探究,以适应国内外开展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的迫切需求。1、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对SD大鼠的90天亚慢性毒理评价根据《实验动物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国家标准》(GB 14924.3-2010)的相关规定在饲料营养成分达到全价的前提下配制三组实验饲料,转基因组和亲本组饲料分别掺入一定量的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EH大米和中花11水稻大米,且分别使两种大米的含量达到45%。分别用三组饲料饲喂SD大鼠,全价配合饲料组为对照组进行90天亚慢性毒理实验。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大鼠日常活动是否正常,每一周对所有大鼠称两次体重,并对进食量进行记录。实验结束的时候,麻醉所有大鼠,取血并解剖。分析所有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血液学指标、血清化学指标、解剖学和各脏器病理学。实验结果:血液学和血清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血细胞比容、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在三组实验大鼠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除此之外其它各项指标在三组实验大鼠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对于实验结束时相应周龄的SD大鼠,这些差异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并且也没有发现与之有关的解剖学异常和组织病理学病变,所以这个差异是可以被忽略的。由此得出结论,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EH和亲本中花11水稻具有相同的营养学价值,此转基因水稻是安全的。2、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对SD大鼠基因水平转移评价在90天喂养实验末期,对所有实验大鼠进行解剖后取出其咬肌、十二指肠和回肠,立即置于-70℃保存待用。在超净工作台中对各组大鼠分别取2粒肠道中刚形成的粪便并放入冷冻管中,编号存放于4℃冰箱,用于培养大鼠肠道粪便细菌。提取所有大鼠组织和肠道细菌的基因组DNA,并分别扩增大鼠内标基因prl和原核内标基因16S,以及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EH外源基因psy。实验结果:PCR反应显示,所有大鼠的咬肌、十二指肠、回肠组织和所有的肠道粪便细菌中都没有扩增到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psy外源基因。得出结论,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没有向大鼠的咬肌、十二指肠和回肠组织以及肠道细菌进行基因水平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