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角科植物是一类在我国分布丰富的乔木或灌木,其果实可被用作香料以及中药以治疗疼痛、风湿、皮肤炎症等。关于其毒性成分的研究早在50年代就有报道,从日本莽草中分离到的莽草毒素为第一种在八角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天然产物。后来我国相继从野八角、闽皖八角、红茴香、大八角、红花八角等果实中分离得到该化合物。80年代,从八角科不同植物的果实中也分离得到该化合物。这一时期,从八角科不同植物的果实中又分离得到新莽草毒素、新大八角素、2-氧-6-去氧新莽草素、veranisatin A和veranisatin B等有毒成分。 倍半萜天然产物(□)-jiadifenolide是2009年由Fukuyama小组从八角科植物假地枫皮的果皮中分离出的次级代谢产物,它能在0.01到10μM的浓度范围内有效促进原代培养小鼠的大脑皮层内神经突增长。因其具有良好的促神经生长活性引起了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jiadifenolide在结构上具有seco-prezizaane型的骨架,分子中具有高度的氧化态以及7个手性中心,其中两个为季碳,形成五环笼状结构。在我们的全合成中通过采用先构建核心骨架,再进行后期程序化氧化的方式高效地完成了其无保护不对称全合成。我们从商业原料胡薄荷酮出发,利用二碘化钐介导的还原环化构建ABC三环骨架,利用意外发现的[4+1]环化反应构建E环,最后通过一系列氧化操作完成了天然产物氧化态的构筑。此外我们还对新发现的[4+1]反应的机理和底物适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