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并划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如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淄博市是一个老工业和新兴石油化工城市,同时又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3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5%,属于全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困扰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淄博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作者水资源和水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了淄博市水资源方面存在的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缺乏管理活力和优化配置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国家、省关于治水方针、治水思路的战略调整以及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水网建设、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淄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对策措施,重点阐述了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统筹管理机制、优化配置机制和节约保护机制等长效机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推动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