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的根茎部位,并埋于土壤中20-30厘米繁殖而成的菌核。茯苓是常用的药食两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并收载于历年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安神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水肿尿少、便溏泄泻、心悸,失眠等症。茯苓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利用砍伐的松树并截成段木,将茯苓菌种引入松木并埋于土壤中繁殖生长。由于茯苓的需求量大,大量砍伐松木用于茯苓的栽培造成松林大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因此,寻找代料替代松木栽培茯苓是一种必然趋势。本论文对茯苓的代料栽培进行了较系统研究。以罗田县九资河国家茯苓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场所,选择了六种代料配方,以收获产量、土壤活性、有效成分含量、药理效果为考察指标,对代料配方与传统松木栽培茯苓进行了比较研究,优选了两种适合茯苓栽培的代料配方,并阐释了茯苓生长的土壤环境和代料配方的组成依据。在相同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六种代料配方试验组与传统松木对照组栽培茯苓,种植80天后收获药材,以其收获产量、存活率、生物学效率,平均大小重量等考察指标,统计学分析表明,试验组A和试验组C与对照组G的综合得分差异较小,具有代料栽培茯苓的意义。采用仪器分析方法,以茯苓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六种代料配方试验组与传统松木对照组栽培茯苓进行了含量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六种代料配方试验组的茯苓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传统松木对照组。表明代料配方试验组茯苓的质量优于传统松木对照组药材质量。采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选择代料配方试验组A和C与传统松木对照组栽培茯苓提取物,进行了调节免疫功能和抗疲劳的药效学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代料配方试验组A和C及传统松木对照组G与模型动物组比较,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代料配方试验组A和C与传统松木对照组G比较,两种代料配方试验组的药效作用均优于传统松木对照组。表明优选的两种代料配方A和C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采用现代分析方法,以土壤的含水量、pH值、有机质、多种酶及微生物作为分析指标,对六种代料配方试验组与传统松木对照组栽培茯苓前后的土壤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综合评分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代料配方试验组E、A和C的土壤活性依次接近传统松木对照组,表明三种代料配方的物质生成土壤活性环境与传统松木对照组较相似,有利于茯苓药材的生长,从而为进一步优选代料配方栽培茯苓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于茯苓的代料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茯苓的资源品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