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中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对水环境有较大影响,并且具有很强的起泡和乳化等特性,处理难度大。本研究针对LAS废水的性质,首先进行了生物降解性实验研究,并重点对水解酸化阶段进行了实验分析。利用厌氧反应中的水解和产酸作用,使废水中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从而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生物降解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和好氧处理工艺研究,通过对洗涤剂废水的物化处理的优化和水解酸化-好氧综合生化处理的实验研究表明:物化处理(混凝法)作为高浓度LAS的预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当LAS浓度小于100mg/L,FeCl3投加量在200~300mg/L之间,CaCl2投加量在50~150mg/L之间时,混凝可去除50~65%的LAS;水解酸化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去除COD达30%~50%,并有效提高BOD/COD比值;以活性污泥法作为好氧处理工艺,对厌氧出水的洗涤剂废水进行处理,在进水LAS浓度小于80mg/L,HRT约为6h条件下,综合生化处理最终出水COD≤80mg/L,LAS≤5mg/L。据此,可以考虑综合采用混凝-厌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合成洗涤剂废水。 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实际工程的工艺设计。在实践中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和流量变化的复杂性,相应采用了一些新工艺和新措施,并对部分已有工艺进行了改进。如采用膜式水解防止水解污泥的流失,采用接触氧化法以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采用石英砂过滤和生物碳反应器满足出水回用要求等。经过两个月的调试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要求。实践证明,采用上述工艺处理LAS生产废水效果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