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气候风险上升为全球性公共议题,气候变化问题已超出人们以往认知的自然生态命题,成为事关国家利益、对外交往和国家形象的重大政治、经济和外交命题。随着气候变化议题进入国际政治与外交话语体系,以及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重要地位的日益凸显,在错综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舆论环境中,气候问题成为影响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对外交往以及国际舆论。气候变化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开辟了新视角,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容。研究立足气候变化议题的地缘政治本质以及全球视野,开展跨地缘政治区域的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基于LexisNexis?Academic新闻数据库建立跨地缘政治区域的“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语料库(2007-2017)”,综合运用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学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谁在形塑中国”——“如何形塑中国”——“形塑了怎样的中国”——“受何影响”——“如何传播”这一研究思路,从国家形象的知识权力论、媒介话语意义生产的话语权力理论视角,剖析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解析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而提出气候变化报道优化中国国家形象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聚焦“谁在形塑中国”问题,发现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虽然来源媒体分布广泛,但新闻报道仍集中于国际主流新闻媒体,是以西方视角建构中国气候变化议题;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新闻通讯社处于传播网络结构的中心,控制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的消息源;《纽约时报》《卫报》等西方媒体控制着媒体转引的传播渠道,充当了重要的“信息桥”角色;中国媒体丰富了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中中国的在场和来自中国的声音,但在影响国际媒体报道上存在明显式微;中美关系、中印关系成为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语境,印度、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成为国家间互动的重要纽带国家,搭建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语境。在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如何形塑中国”以及“形塑了怎样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上,研究发现,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整体报道倾向以负面报道为主,但是,正面报道所占比例呈现逐年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关于中国气候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媒体通过意象性话语生产、责任归属框架下的多重话语置换、“地理景观”与国家想象相勾连,呈现了“危机四伏的中国”国家形象;关于中国政府气候治理议题的媒介建构,在凸显中国政府气候治理政策制度化风险的同时,通过从气候议题到经济议题的接合实践,塑造中国新能源领域领导者形象;关于中国气候外交议题的媒介建构,通过建立“中国—美国”联想序列、地缘政治叙事框架下的中国国际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官员气候外交形象表征,勾勒国际气候政治场域中国国家形象的转变;关于中国民众气候保护议题的媒介建构,通过建立“我们”和“他们”的意识形态方阵建构,利用话语的强化和弱化策略,构建气候保护意识薄弱且与中国政府矛盾重重的中国民众形象。关于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消息来源引用与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倾向存在相关性,其中,消息来源引用数量与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整体报道倾向、中国气候生态议题报道倾向均呈现负相关;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对中国消息来源引用与涉华气候变化整体报道倾向、中国气候治理议题报道倾向以及中国气候外交议题报道倾向均呈现正相关。对经济因素的关注与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倾向存在相关性,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对中国经济的强调程度与中国气候生态议题报道倾向呈现负相关。此外,气候变化科学议题背后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同样影响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最终描绘出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归纳出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呈现的“危机的中国”、“威胁的中国”和“领先的中国”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而提出气候变化报道优化中国国家形象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认为:第一,运用气候正义话语框架阐释中国立场,争夺中国气候话语权;第二,加强气候问题多传播主体联动,开展气候公共外交;第三,重视气候生态公民形象建构,讲述中国气候治理故事,从而加强中国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国家形象传播,在国际气候政治和气候外交场域争取中国气候话语权,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