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教师样本为例,探讨了基于JDR理论的职业倦怠模型,并引入工作投入变量,考察了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工具的修编,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对修编的职业倦怠量表教育版、工作投入量表、工作要求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进行了考察,以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测量工具。第二部分是量化研究,包括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探讨、JDR模型研究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 (1) 本研究修编的职业倦怠量表教育版、工作投入量表、工作要求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职业倦怠的相关后续研究。 (2) 职业倦怠三个分量表与工作投入三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基本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工作投入与使用MBI所测得的职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得到证实。 (3) 职业倦怠的JDR模型分析表明,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均对情绪衰竭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也均对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只有工作资源对去个性化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4) 工作投入的JDR模型分析表明,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均对活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也均对专注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只有工作资源对奉献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5) JDR完整模型分析表明,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均对情绪衰竭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工作要求同时对个人成就感降低和奉献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工作资源对活力、专注和去个性化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情绪衰竭对个人成就感降低和专注具有预测作用;个人成就感降低对活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活力对奉献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专注反过来对情绪衰落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6) 受教育程度、从教年限、婚姻状况、任教班级数目、目前是否担任班主任和学校类别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