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对深低温冻存角膜浸润细胞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角膜移植术拥有百年历史,是所有器官移植手术中成功率最高,排斥率最低的手术。但仍有10%低危患者和60%高危患者术后遭遇排斥反应。因此通过降低角膜免疫原性能减轻术后排斥反应,延长植片透明期。液氮深低温冻存角膜被证实能很好保留植片活性内皮细胞数量,成为国内眼库采用较多的保存技术。但关于该方法保存角膜的免疫原性现无定论。地塞米松是角膜移植术后常规用药之一。该药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但关于该药在术前植片预处理方面仍未见报道。本实验结合液氮深低温冻存技术与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角膜免疫原性影响情况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新鲜猪角膜,以13mm直径环钻制取角膜标本,依次放入四种冷冻保护液中冷平衡,“简化四步法”程序降温后放入液氮中保存,使用前40℃水浴复温。地塞米松作用组以同法制备植片,前三步冷平衡同前,最后分别放入含0.01mg/ml、0.03mg/ml、0.05mg/ml地塞米松保护液中4℃孵育18小时,再程序降温液氮冻存。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程序冻存组、地塞米松程序冻存组Ⅰ、地塞米松程序冻存组Ⅱ和地塞米松程序冻存组Ⅲ,每组10只。各组角膜植入到BALB/c小鼠背部皮下,术后14天取出,做石蜡包埋,HE染色、CD25和FasL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剩余角膜复温后用于锥兰-茜素红染色,观察内皮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术后14天剖取角膜植片,见植片与周围组织粘连,植片明显肿胀,半透明,色微黄。HE染色结果:新鲜组角膜植片全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程序冻存组角膜浸润细胞较新鲜组减少,多位于内皮和上皮层分布;地塞米松作用各组细胞浸润数最少。免疫组化显示:新鲜组植片CD25和FasL阳性浸润细胞数最多,与程序冻存组、各地塞米松作用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程序冻存组CD25和FasL阳性
其他文献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是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进行性视野缺损的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底疾病。目前此病的发病率为1/3500,全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一类复杂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变,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临床表现,还可出现睡眠障碍、精神抑郁或焦躁、
背景:自从1983年报道一例4细胞-8细胞胚胎冷冻移植妊娠以来,程序化冷冻已普遍应用。但程序化冷冻耗时较长,浪费人力。玻璃化冷冻技术是指高浓度冷冻保护剂溶液在快速冻结过程
摘要 为了明确31%丙草胺·丙炔噁草酮水乳剂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对水稻秧苗的安全性,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31%丙草胺·丙炔噁草酮水乳剂1 350~2 400 mL/hm2拌土(沙)300 kg/hm2均匀撒施后田间保持3~5 cm水层5~7 d,7 d后移栽水稻,施药后45 d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总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为92.88%~95.20%、9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清脑钠素(BNP)的变化,探讨血清脑钠素能否成为判定高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敏感而可靠的诊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