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角膜移植术拥有百年历史,是所有器官移植手术中成功率最高,排斥率最低的手术。但仍有10%低危患者和60%高危患者术后遭遇排斥反应。因此通过降低角膜免疫原性能减轻术后排斥反应,延长植片透明期。液氮深低温冻存角膜被证实能很好保留植片活性内皮细胞数量,成为国内眼库采用较多的保存技术。但关于该方法保存角膜的免疫原性现无定论。地塞米松是角膜移植术后常规用药之一。该药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但关于该药在术前植片预处理方面仍未见报道。本实验结合液氮深低温冻存技术与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角膜免疫原性影响情况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新鲜猪角膜,以13mm直径环钻制取角膜标本,依次放入四种冷冻保护液中冷平衡,“简化四步法”程序降温后放入液氮中保存,使用前40℃水浴复温。地塞米松作用组以同法制备植片,前三步冷平衡同前,最后分别放入含0.01mg/ml、0.03mg/ml、0.05mg/ml地塞米松保护液中4℃孵育18小时,再程序降温液氮冻存。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程序冻存组、地塞米松程序冻存组Ⅰ、地塞米松程序冻存组Ⅱ和地塞米松程序冻存组Ⅲ,每组10只。各组角膜植入到BALB/c小鼠背部皮下,术后14天取出,做石蜡包埋,HE染色、CD25和FasL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剩余角膜复温后用于锥兰-茜素红染色,观察内皮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术后14天剖取角膜植片,见植片与周围组织粘连,植片明显肿胀,半透明,色微黄。HE染色结果:新鲜组角膜植片全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程序冻存组角膜浸润细胞较新鲜组减少,多位于内皮和上皮层分布;地塞米松作用各组细胞浸润数最少。免疫组化显示:新鲜组植片CD25和FasL阳性浸润细胞数最多,与程序冻存组、各地塞米松作用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程序冻存组CD25和FasL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