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对《围城》英译本中的汉语成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探究该书译者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翻译方法的理由与依据,从而说明关联翻译理论对汉语成语翻译的强大解释力及指导作用。研究结果将为汉语成语的翻译策略研究提供借鉴。汉语成语是汉语国家与非汉语国家沟通、理解、发展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是使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尽管汉语成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但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成语本身的翻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读者的阅读期望,忽视了成语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特定的含义这一状况,以致许多成语翻译偏离了原作者的本意,造成读者对作者原作内容的误解。针对目前成语翻译中存在不必要的语义缺失、信息量受损等诸多不足,本文详细分析了Ernst-August 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通过将该理论运用到了成语翻译领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成语翻译,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关联翻译理论主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译者必须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使两者相符,在决定译文应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与原文阐释性相似之后,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对原文进行翻译。Gutt提出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种翻译方法,两者的不同在于是否传达了原文中的全部交际线索。他认为译者应依据关联原则,根据译文读者语境与原文作者的意图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把汉语成语翻译放置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下予以分析,在重视原文作者写作意图的同时还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期盼,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而创作出读者满意的译文。本文从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译《围城》为例,对英译本中的成语进行分析。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关联翻译理论对汉语成语翻译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和解释力。该理论对汉语习语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充分解释了某一汉语成语在具体的语境中采取的某种翻译方法更为合适的原因。译者应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充分地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把握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对译文的期盼,努力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英译汉语成语,从而保证译文的翻译质量。